滚,发出轻柔的咕嘟声,似是在低吟着一曲岁月的歌谣。袅袅升起的茶烟,如轻纱般缥缈,在空中悠然地打着旋儿,缓缓扩散开来,渐渐模糊了周围的一切。凌晨神情悠然,他微微眯起双眼,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那温润的茶杯边缘,感受着从杯壁传来的丝丝暖意。轻啜一口香茗,那茶汤在舌尖散开,先是一阵清苦,随后便有丝丝甘甜在口腔中蔓延,令他不禁微微点头。
他的思绪,在这茶香与烟雾缭绕中渐渐飘远,仿若进入了一片空灵之境,过往的种种经历、未来的诸多计划,都在这片刻的宁静里一一浮现又悄然沉淀。
此时,《红豆》杂志社主编苏学长与范学长满脸兴奋地推门而入,手中紧夹着两本崭新印刷出炉的《红豆》第四期。
二人难掩激动之情,一进门便滔滔不绝地夸赞起来。尤其是对凌晨创作的霍元甲彩漫小说连载部分,更是赞不绝口,称其画作精彩绝伦,极具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甫一亮相便牢牢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欣喜地表示,杂志刚刚印好,社内成员就已热情高涨,每人都踊跃认购了 20 本。在他们看来,这本期刊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仿佛一颗蓄势待发的文化新星,其光芒必将穿透文学爱好者的圈层,辐射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他们甚至有些担忧,如此火爆的认购情形,恐怕一旦推向市场,便会被如饥似渴的读者迅速抢购一空。到那时,若有亲朋好友托关系求购,自己却两手空空,实在有负所托。这般强烈的预感,让他们对刊物的畅销前景充满了无限期待,也对凌晨的创作才华钦佩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部作品在文化浪潮中掀起的壮阔波澜,以及为整个文化市场注入的全新活力与激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凌晨带着些许期待与审视的目光,缓缓拿过那本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豆》杂志。他的手指轻轻滑过杂志的封面,触感光滑而细腻,原来是采用了光面印刷效果,这使得封面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图案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霍元甲的形象在光线下跃然而出,极具视觉冲击力,让人一眼便能被吸引。
他逐页仔细地浏览着杂志内容,从目录到正文,从配图到文字排版,他发现整个编辑团队的工作细致入微且极为严谨认真。每一篇文章的字句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逻辑清晰流畅,毫无错漏之处;配图的选择也恰到好处,与文字相得益彰,无论是大小还是位置都把握得精准无误;而印刷方面更是彰显用心,纸张的质感上乘,油墨的浓淡适宜,每一页都清晰平整,丝毫没有模糊或者重影的现象。
综合来看,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杂志,凝聚着众多创作者与编辑人员的心血与智慧,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有着在文化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潜力,也难怪曾炜学长与范学长那般兴奋与自豪。
苏学长面带微笑,向凌晨透露此次杂志的印刷数量为 5 千本,其中 2100 本乃是凌晨预先支付印刷费所换取的份额,按照计划,明日便会将这些杂志交付至艺术苑,交到凌晨手中。苏学长满怀憧憬地说道,一旦这些杂志在艺术苑上架展示,其独特的内容与精美的印刷定会吸引众多目光,恐怕会迅速引发抢购热潮,被读者们一抢而空。
凌晨听后,思维迅速转动,当下便提出了关键问题:倘若要扩大印刷量,校印刷厂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苏学长微微一怔,显然此前并未深入思考过这一点,他略带迟疑地回应道,这个情况确实还未曾与印刷厂妥善沟通。凌晨见状,神色凝重地叮嘱,在提货之时,一定要提前与印刷厂打好预防针,让他们心里有个底,毕竟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杂志大卖后很快就会面临加印需求。
苏学长不禁陷入沉思,回想起前几辑杂志的销售历程,可谓是步履维艰,几乎全靠中文系的学生出于对本校刊物的支持与热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