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路远的温文尔雅,芳华十八民族音乐燃起来(3 / 4)

节奏点头,觉得这衣服穿在路远身上,竟比穿在模特身上更有味道。

唱《车站》时,他换回毛衣,声音沉得像暮色:“火车已经进车站,我的心里涌悲伤”,看台上有离乡打拼的人悄悄抹了泪。毛衣的柔软质感,仿佛能接住所有说不出的牵挂。

《多年以后》的沧桑、《生如夏花》的热烈、《平凡之路》的豁达……路远一首接一首唱着,身上的千色服装也跟着曲风换了三件——从立领中山装的沉稳,到休闲卫衣的自在,每件都合身得像为他量身定做。

最后一曲终了,他站在舞台中央,毛衣领口沾了点吉他弦的灰,却笑得格外真切。台下的掌声里,有人喊:“路远,你的衣服在哪买的?”他指了指身后“千色服装”的广告牌,笑着说:“舒服又好看,值回票价。”

古钰走上台时,打趣道:“这哪是演唱会,分明是路远的个人时装秀——千色服装怕是要被你带火了!”台下的笑声里,路远低头理了理衬衫袖口,千色服装的细致做工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就像他的歌声,没有华丽噱头,却让人记在了心里。

台下的掌声不似之前的热烈,却绵长而真诚——这个抱着吉他的男人,用最温文尔雅的弹唱,把千色服装的舒适妥帖,连同那些藏在歌声里的故事,都轻轻放进了每个人心里。

古钰的声音放轻了些:“听路远弹唱,像喝了杯温热的茶,浑身都舒坦。接下来的节目,咱们换个热闹点的,有请我们的芳华十八民族乐队。”

路远的吉他余音刚落,舞台灯光突然转成明亮的七彩,十八位星海音乐学院的女学生从两侧鱼贯而出。她们身着各不相同的民族服饰——穿苗族银饰盛装的姑娘颈间挂着层层银项圈,走一步便叮当作响;朝鲜族姑娘的短衣长裙色彩明艳,裙摆上的花纹随着步伐跳动;还有穿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的,宝蓝色裙摆在灯光下泛着流动的光泽,十八种服饰在舞台上铺开,像突然绽放的一片民族花园。

更惹人注目的是她们手中的乐器:芦笙、琵琶、伽倻琴、手鼓、马头琴……十八种民族乐器依次排开,姑娘们相视一笑,率先奏响的是《浏阳河》。琵琶的清脆、竹笛的婉转与芦笙的醇厚交织,穿土家族服饰的姑娘手抚月琴,指尖在弦上轻快跳跃,舞蹈队的姑娘们则披着红绸帕,踩着节奏跳起摆手舞,红绸在舞台上翻飞,像浏阳河上荡漾的波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泉水叮咚》响起时,乐器换成了更轻柔的组合:古筝、扬琴与傣族的巴乌。穿白族服饰的姑娘拨弄着三弦,声音里带着泉水的清冽;舞蹈队换上蓝绿色纱裙,模仿泉水流动的姿态,脚尖点地时像水珠滴落,裙摆扬起时又像水流漫过青石,引得台下发出一阵轻呼。

鼓点骤起,《英雄赞歌》的激昂旋律瞬间点燃全场!马头琴的雄浑与手鼓的急促交相辉映,穿蒙古族服饰的姑娘弓弦拉动,琴声里的豪迈让看台上的观众挺直了腰板。舞蹈队的姑娘们换上军装式舞裙,踢着正步走过舞台,手臂挥出整齐的弧线,“人民战士驱虎豹”的歌词虽未唱出,那股英雄气概却透过旋律与舞步,撞得人心里发烫。

压轴的《可爱的祖国》响起时,十八种乐器齐齐奏响,芦笙与唢呐的高亢、伽倻琴与古筝的柔美、手鼓与马头琴的厚重,在舞台上汇成壮阔的洪流。舞蹈队的姑娘们换上各民族服饰,与奏乐的学生们并肩起舞,苗族的银饰、维吾尔族的裙摆、朝鲜族的飘带在灯光下交织,像一幅流动的民族大团结画卷。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十八位奏乐的姑娘同时举起乐器致意,银饰的叮当、琴弦的余震与台下的掌声混在一起,竟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人动容。古钰走上台时,眼里闪着光:“这才是咱们可爱的祖国啊,五十六个民族,就像这十八种乐器,凑在一起才是最动听的歌!”

看台上,穿千色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