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年间(302年-303年),曾出现一种童谣说:“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到永嘉之乱爆发后,西晋宗室大多沦亡,随时为琅邪王的司马睿南渡者只有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正好印证“五马”之说。最终司马睿成功登上帝位,延续晋祚。73
据说五王渡江处在幕府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前宣化津,后人为此地取名为“五马渡”。74
践祚之象
据《太平广记》引《洞林记》记载,司马睿还是丞相的时候,有一只麻雀飞落在了小鸡的背上,将它赶走又回来了。这样来回了好几次。当时有个知晓占卜的人说:“鸡属酉,酉属金。所以麻雀前来,是帝王登基的象征。”又有一种说法称,司马睿任安东将军时,曾有三只麻雀踩在一只雄鸡的背上,三次走进他的将军府。占卜的人由此断言司马睿要连升三级做天子。98
调侃殷羡
皇子司马昱降生时,司马睿很是高兴,遍赏群臣。大臣殷羡谢赏时说:“皇子诞生,普天同庆。臣下没有功劳,却辱蒙重赏。”司马睿笑着说:“这事难道能让你有功劳吗!”75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猪颈禁脔
东晋建立之初,朝廷物资匮乏,猪肉被视为珍膳,其中尤以猪颈上的肉最为肥美。群臣每次食用猪肉,都会把颈肉献给司马睿,不敢私自享用。时人称之为“禁脔”。76
主要作品
《全晋文》卷8辑录有司马睿出镇江南至称帝期间下发的诏令,详见下表。
司马睿撰写或以其名义下发的诏令
《议小功不税服制》《加王导领中书监录尚书事诏》《命议温峤不拜散骑侍郎诏》《报有司奏治高车诏》《诏议中郎李斡事》《复议李斡事诏》《课督农功诏》《改元大赦诏》《诏官吏》《诏报孔愉》《禁招魂葬诏》《诏二千石》《灾异见诏百官陈得失》《诏访吴地先贤未旌录者》《禁招魂葬诏净》《下刁协诏》《迻徐扬二州种麦诏》《报周顗诏》《报荀崧请增博士诏》《谷梁不置博士诏》《下晋陵内史张闿诏》《诸葛恢增秩诏》《平粜诏》《加荀组录尚书诏》《省务恤民诏》《议定改葬服诏》《许新蔡王滔还袭章武诏》《诏更议宗庙祭仪》《报锺雅诏》《立怀德县诏》《以邵绩子缉为北平将军诏》《通议谥法诏》《太子释奠诏》《释奠太学诏》《以谯王承为湘州刺史诏》《中州良人诏》《报赛不应告庙诏》《报刁协诏》《治兵诏》《以卢谌为员外散骑侍郎诏》《以张闿为大司农诏》《诫周顗诏》《赠谥故太尉刘琨诏》《转太常华恒为廷尉诏》《讨王敦诏》《以周顗、王邃为左右仆射诏》《封少子昱为琅邪王诏》《诏》《吊赠杨邠策》《追赠敬虞皇后册》《蠲除法禁令》《以周顗为军谘祭酒令》《下令许贺循辞中书令》《赐贺循床荐等物令》《改元大赦令》《答刘琨等令》《报刘琨劝进令》《以刘遐为下邳内史令》《听丹阳杨尹王导不用鼓盖令》《禁居丧婚嫁令》《赐杜夷谷令》《报尚书令刁协令》《答群臣上尊号令》《遗贺循书》《与杜夷书》《书》《讨石勒檄》96
后世纪念
司马睿死后,葬于建平陵,属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在“鸡笼山之阳”。由于东晋帝陵“不封不树”,不起坟堆,葬埋也十分简陋,故在南京周围地面上已难觅其痕迹。1972年,南京大学考古系在鼓楼岗南麓西段的南大北园发掘了一座东晋早期大墓,从墓葬位置、形制及出土遗物等分析,可能是建平陵。85
也有学者认为,该墓或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兴平陵。95
司马绍 299年~325年,字道畿,河内郡温县 今河南省温县 人,生于琅琊国 今山东省临沂市。东晋第二位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长子1
,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