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国号年号(求订阅!)(2 / 3)

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6640 字 2019-11-05

阮小七粗鄙?一众笑话阮小七粗鄙的大臣,连忙收起笑容,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被带来问话的孙觌,目前在李衍这里其实甚么职务都没有。

可刚才李衍问完孙觌话,赵鼎就领着文武百官来朝见。

李衍见状,就让孙觌先退到一边,并没有撵着实说了不少有用东西的孙觌出去。

孙觌此人,善属文,尤长四六,就连赵宋的降表,都是他草拟的,金人都对他的文笔赞不绝口。

而且,孙觌此人,依违无操——后来,他入南宋为官,先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l,谤毁岳飞。

总结一下,孙觌这个人,其实就是一个文采出众的小人。

孙觌心里非常清楚,就凭他起草了降表,他在赵宋的仕途,基本上就算是完了,所以,他才冒险来投李衍,希望在李衍这里,能得到重用。

在此基础之上,孙觌自然要拼命表现他自己。

见别人说的几个国号,李衍都不满意,孙觌出言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是为定数。也是变数。大道无形。天道无为。缘也命也,是为定也!陛下之尊名“衍”字,乃水流入海、富足之意,用之为国号,最为大善不过。”

用自己的名字当国号,让李衍有些意动。

可就在这时,李光却出列道“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用君主的尊名当国号的,此举怕是不妥。”

徐秉哲反驳道“凡事都有先例,陛下乃千古一帝,冠盖宇内,有陛下,才有新朝,无陛下,就无新朝,用陛下之尊名当国号,有何不妥?”

唐恪道“陛下之功德,无需以国号之形式宣扬,史书定会给陛下一个公断,何需我等画蛇添足?”

接下来,就该不该用李衍的名字当国号,新加入的原宋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原水泊梁山的官员则全都看着不插嘴。

李衍一步步走到如今,靠得可不仅仅是后世的知识和自己天下无敌的武力,还有他在无形当中练就的一双慧眼——现如今的李衍,可以说是,明察秋毫,对人心的把握相当透彻,有时候,李衍清醒得自己都害怕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变成妖怪了,怎么好像能看透人心?

就比如现在,李衍清楚的看到,支持用自己的名字当国号的大臣,全都是在溜须自己,而反对用自己的名字当国号的大臣,则大多是怕自己的声望太大,没有约束,进而会变成昏君。

自从有皇权以来,皇权和臣权就一直在斗争。

臣权太大,就会诞生权臣。

而皇权如果太大,则很容易酿成昏君。

好得王朝,皇权和臣权要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那样,国家才能安稳,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从水泊梁山建立,李衍的威望就高到任何人都挑战不了,可能,开国君主当中,唯一不担心手下大将率兵造反的就只有李衍,因为,水泊梁山如今所拥有的地盘几乎全都是李衍亲自带人打下来的,水泊梁山之所以快速良好的发展,也全都是李衍亲自带人创造的,毫不夸张的话,在水泊梁山,李衍甚至已经被神话了。

这种情况下,李衍若是不自控,还真就没有人能约束李衍。

这也是唐恪、李光等人最担心的。

所以,唐恪、李光等人才以此事试探一下李衍的态度。

而原水泊梁山一系的人则知道,李衍虽然说一不二,但李衍很“懒”,不喜欢把权,因此唐恪、李光他们争得毫无意义,而且他们也知道,李衍是不屑于也没必要用一个名号来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才没有掺和其中。

李衍虽然不喜欢唐恪、李光等人行事的方式,但理解他们的初衷,也觉得应该给唐恪、李光这类人一些信心,毕竟,现在是建国之初,他们君臣才开始接触,需要好好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