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本洋和鹰洋(1 / 2)

最后,楚健给了个估价,八十万到九十万之间。

也不低了。

最后,还有些铜钱、银元。铜钱不值钱,差一点的几十块钱一枚,好点的几百块一枚。

提到银元,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民国的大洋,什么袁大头之类。确实,民国时期的银元种类是最多的,各种军阀银元。

但银元不是民国的特产,早在明代万历时期,银元就流入中国了。

当然了,那时候的银元并不是我们自己铸造的,而是外国流进来的。

我国真正开始铸造银元,是清光绪时期。

清朝至民国,二百余种银元流转市井,盘龙纹饰与英文字符交织,袁、孙等人物肖像铭刻时代风云,每一枚都承载着政权更迭与社会变迁的厚重记忆。

同时,还有近百种外国银元流入我国。

“这银元好像不是我们国家的吧?”严辉问道。

他都看过了,这些银元有外国文字,上面的图案,也是西方风格的。所以,他猜测这东西是外国的。

楚健点头:“嗯!这是双柱本洋,西班牙的银元,也被称为本洋。”

清代黄芝笔记中提及其别名,如藩面钱,因其有人像;佛头钱,因国王假发似佛祖螺髻。

在明清时期,这是流入中国最多的银元之一。

银币正面多铸国王头像或十字盾徽,背面为双柱环绕地球或盾徽图案,故称“双柱洋”。

西班牙在对华贸易中支付的银圆首先从粤、闽、苏、浙、皖、冀等省而不断扩大到全国各地。梧州邻近广东,是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也是广西最早从外国流入银元的地区。

“这种银元的存世量极大,所以不怎么值钱,从数百元至千元不等,特殊形制除外。”楚健跟他说。

此类银元在中国广泛流通,作为通用货币,存世量较大,故高价难觅。

说着,楚健也拿起一枚不一样的,银元的正面是一展翅雄鹰,嘴叼长蛇,单腿立在仙人掌上,边缘上方书西班牙文“REPUBLIGA MEXIKANA”。

钱币的背面中央为一顶自由软帽。帽檐书有西班牙文“LIBERTAD”字样。帽周围放射长短不一的光柱,图案象征着力量、忠诚、和平和自由。

“这枚是墨西哥银元,也叫鹰洋,是当时在中国最泛滥的一种外国银元之一。”

严辉虽然读书不多,但听到墨西哥的钱币在清朝广泛流通,还是很吃惊,也很不解。那时候,墨西哥这么牛逼吗?

要知道,货币是殖民手段之一。

一种货币越是在其他国家广泛流通,说明它的影响力越大,国力越强,就像现在的美元。

“墨西哥的钱币,在清朝大量流通?那时候的墨西哥,就频繁和中国做生意了?他们有那么强吗?”严辉问道。

要说是美国的银元,他无话可说。

但墨西哥……

现在墨西哥穷得快饭都吃不上了。

“那只能说满清很垃圾,尤其是乾隆死后,一代不如一代,只要是个国家,都能踩一脚。当然了,墨西哥的货币能在大清流通,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墨西哥独立,继承了很多西班牙的产业,其中就包括铸币业。”沈世杰吐槽道。

压片战争后,大清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趁机在我国设立银行,利用发行纸币、银元等方式对我国的进行经济侵略,墨西哥也不例外。

在晚清民国年间,外国银元输入中国,比较常见的就有:西班牙的“本洋”、墨西哥的“鹰洋”、英国的“站人洋”、小日子的“龙洋”,以及美国的贸易银元等。

“清朝真无能!”严辉想想就生气。

这也是正常中国人的反应。

历史上,中国被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