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长孙无忌:快去求王子安!(2 / 3)

反倒是小兕子,直接扑到了李渊的怀里。

“爷爷——”

李渊瞬间眉开眼笑,看都没看李世民一眼,笑眯眯地把小兕子给抱了起来,举着转了个圈,把小兕子放下来,这才微微有些气喘地扶着老腰,冲着自己儿媳妇,微微点了点头。

“起来吧,不用多礼——”

随即,便又低下头去逗弄小孙女。

至于李世民那个倒霉孩子,直接无视了。

李世民:……

习惯了就好。

李世民回过身来,一脸热情地给所有人打着招呼,仿佛刚才被忽视的不是自己似的,长孙皇后也非常自觉地忽略了这一幕,自动到一边去为几位老爷子烹茶煮茗,当起了自己的乖巧儿媳妇。

气氛稍稍有些凝滞。

自家陛下尴尬,作为臣子的自然要主动地担负起暖场的责任。

自然,圆润,而又不着痕迹。

然而,孔颖达等人,这边还没想好呢,反倒是偎依在李渊身边的小兕子一句话把气氛给调动起来。

“爷爷,今天诗会,您和这几位爷爷写的什么啊,能让兕子也看看吗?”

“咳,爷爷我也刚来,还没来及写——不过你子安哥哥倒是写了一首,我们看着倒是很漂亮……”

李渊笑呵呵地揉了揉小兕子的小脑袋。

这孩子,不愧是我李渊的孙女,就是冰雪聪明又懂事!

“文纪兄,你不用藏了,快把子安刚才写的诗拿过来给我们这位小才女看看……”

李纲:……

本来想装聋作哑当听不到的,可奈何李渊这位太上皇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一众老友也眼巴巴地看着他,就连李渊身边的小兕子,也眨巴着可爱的大眼睛,看着他。

“李爷爷——”

声音清脆娇憨。

老脸顿时就有点顶不住了。

干咳一声,磨磨蹭蹭地把已经仔细地塞到怀里的诗稿又摸索出来。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见状,也好奇地凑了过去,想知道自己这个被誉为大唐第一才子的女婿又写出了什么杰作。

人还没走到跟前,只是远远地往纸面上一瞄,眼睛便不由一亮。

好字!

好诗!

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世民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子安真不愧是我大唐第一才子,凡写诗文,必成经典,此诗一出,恐怕天下读书人,再不敢轻易以柳树为题了……”

长孙皇后也忍不住展颜道。

“这下长安城里,终于又有新词可以传唱了……”

此言一出,几位老爷子顿时笑呵呵地点起了头。

“子安,我们这些老家伙,可都指着你的诗词文章过日子了,你以后可不能再如此藏拙了……”

几乎都成了现象级了,只要王子安的诗词一面世,马上就会传遍整个长安,受到从达官权贵,读书士子,乃至长安歌姬的疯狂追捧,说是洛阳纸贵都毫不为过。

这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足以自傲,但偏偏子安这孩子,对这毫不为意,别说主动写,甚至平日里都懒得看,真是让人又是好气又是钦佩。

这份心性修养,别说是年及弱冠,就算是八十的老翁都未必见得赶上。

有了王子安的诗词破局,刚刚有些尴尬的场面瞬间就变得热烈起来。

尤其是小兕子,听说自家子安哥哥,音乐造诣也惊为天人,顿时拉着子安要听,子安自然不会拒绝小丫头的请求,非常好说话地走到卢有平遗留在原地的琵琶旁边坐下。

铮铮铮——

如和风细雨,如花间莺语,如珠滚玉盘,轻柔舒缓的琵琶声,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