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高丽之旅(1 / 2)

12月20日俄国大统领梅姐夫以及蒲先生前往高丽驻俄国大使馆,吊唁高丽最高负责人。而为了表达俄国对高丽的重视,决定派遣俄国杜玛议长尼古拉前往高丽访问并参加追悼会。

当然这些都是俄国官方给出的说法,尼古拉明白这个时候前往高丽确实有些风险,但机会和收获也更加大。而且经过沟通,尼古拉本次前往那边,可以携带150名安保人员陪同,高丽也会派遣最精锐的士兵进行保护,这毕竟对他们来说是国际的外交的大事。

2O11年12月中旬平嚷,清晨的机场被寒意笼罩,但现场却早已是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高丽方面为尼古拉的到访做了精心准备,从机场入口到停机坪,沿途悬挂着俄高两国国旗,并竖立着“高俄友谊万古长青”的横幅。

这是近年来高丽少有的高规格接待外国政要的安排,显示出其对俄国这位年轻议长的重视。上午10点15分,尼古拉的‘空军一号’伊尔-96-400M-PU专机缓缓降落,机身上“ROSSIYA”字样在晨光中清晰可见。

随着舱门打开,尼古拉身着深色大衣、佩戴红色领带缓步走下舷梯。尼古拉的出现立刻引起现场一阵骚动,数十名高丽礼宾部队士兵整齐列队,向这位年轻的俄国杜玛议长行注目礼。

高丽委员会长崔明哲,外务部长李洙勇亲自登机迎接,随后两人并肩走下舷梯。尼古拉面带沉稳微笑,与前来迎接的高丽管理层一一握手。尽管尼古拉比较年轻,但在外交场合的举止却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稳重。

在短暂的欢迎仪式后,尼古拉一行被引导至平嚷锦绣山纪念馆——靳领导生前的官邸,也是高丽人寄托哀思的核心地点。当天,高丽上下沉浸在对靳领导的深切哀悼中,街道两旁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悼念标语,普通人自发地在纪念馆前排起长队,手持白菊,默默哀悼。

尼古拉抵达纪念馆后,首先在靳领导遗像前默哀三分钟。神情肃穆,双手合十,随后亲自将俄国官方敬献的花圈安放在遗像前。花圈上的缎带写着“沉痛悼念伟大的高丽负责人靳领导俄国人的好朋友”,字迹工整而庄重。

在场的高丽官员向尼古拉简要介绍了这位领导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在冷战后时期对两国关系的深远影响。尼古拉频频点头,不时记录要点。这一细节被现场摄影记者捕捉,成为两国关系互动的微妙写照。

吊唁仪式结束后,尼古拉被邀请前往大会堂,与高丽新任负责人靳蒋君进行简短会谈。这是两人首次正式会面,也是靳蒋君在父亲去世后首次接待外国高层贵宾。

会谈室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靳蒋君身着黑色装,神情凝重。尽管年仅28岁,但他已展现出一位负责人的沉稳气度。尼古拉则以俄国杜玛议长的身份,表达了对靳领导逝世的深切哀悼,并转达了俄国大统领梅姐夫对高丽人的慰问。

会谈中,尼古拉特别提到俄国愿意继续加强与高丽在移民、能源、交通和农业领域的合作,并建议在2O12年举行一次双边议会交流会议,以深化两国机构之间的联系。靳蒋君对此表示欢迎,并强调高丽将始终珍视与俄国的传统友谊。

结束记者拍照和场面话之后,双方正式进入闭门会谈。会谈中,尼古拉首先提出,俄国愿意在不违反联合锅制裁的前提下,继续接受高丽劳工赴俄务工,以及高丽移民到俄国发展。

尼古拉指出,目前约有30万名高丽工人在俄国远东地区从事林业、渔业和建筑等行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这么多年下来,还有累计超过180万的俄国移民,前往东欧和俄国地区进行定居。

这对欧亚联盟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些人员的移民与务工开发也造就高丽这么多年的外汇收入。比如可观的粮食、石油以及生活必需品。同样也保障了高丽这么多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