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暗度陈仓(1 / 2)

姬清海的年轻太小,现在他的思维系统还不能很理智地去判断事情的对错,只要没有正确的引导,这孩子就会和姬清婉一样走近仇恨的死胡同里出不来。

今年初二她回娘家的时候,姬清海对她和姬清云都很冷淡。除了吃饭,他几乎都没有怎么说话,变得很沉默。

哎,生活还得继续,她尽力去做,只要她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这一段时间,由于岳凌霄一直就没有露面,府里的人除了太夫人和安岳居里姬清慈屋子里的几个贴身之人,没有人知道屋子里根本就没有岳凌霄。

就连顺哥和奶娘巧秀也都被挪到了其它的院子里,这一个月来,顺哥和娘亲在一起玩的时间不多,觉得很委屈,每次离开时都会哭闹一会。

为了把事情做的真实,怕时间长了,瞒不住,所以第二次送信时宁安跟着回来了。

岳凌霄在给皇上送信时,当然也让宁安给姬清慈带回来一封信。

姬清慈打开信之后,看到岳凌霄写的并不多,信中跟她说,南方战事虽然很紧,但是现在基本是已经找到了突破口。应该不会太久就会解决。

至于具体的事情,让姬清慈问宁安就成。最后还写了他如何相念姬清慈和两个儿子等等。

姬清慈折上信,就问正在面前等侯的宁安“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世子查到了吗?为什么方总督有这么多的人却打不下一支叛军。毕竟那里很多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老百姓。”

宁安就把事情给姬清慈讲了一遍。

原来这去军队的首领也姓李,是先祖比较远的一支,因为这一支太远了,所以当时先祖打下江山之后,他们也没有借着多少光,一直就在湖南原籍那里生活。

由于生活的艰难,他们当中的这一位就上山当了土匪。这人一身的武艺,打家劫舍的什么都干。慢慢地就成了土匪头子,也渐渐地联络了不少人。

老康乐王在世时和这伙土匪是井水不犯河水,各退一步。

后来老康乐王去世,康乐王的儿子继承了康乐王的爵位。

这位年轻的康乐王自恃自己雄才大略,又觉得自己的爹爹当年没有当成皇帝很亏。

他想进京去看看,可是没有皇上的命令他又不能离开封地,另外,他年轻气盛,就总想有些作为。

他和老康乐王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他派人去联络了这伙土匪,暗地里资助他们钱和粮草,并暗地里把他们给招安了。

去年本来粮食就欠收,朝廷是下令减免了一些赋税的,可是当地的官员却依然还按原来的标准收。

百姓们交不起税,又吃不上饭,再被这些人一忽悠,有很多人为了能吃上饭就加入了这支队伍。结果后来人就越发展越多,最终就成了气候。

所以说这里有很多的百姓实际上是被当地的官府逼的,也是被这伙土匪给骗了。

姬清慈就想到那个方总督,他有军队,却打不赢这样一支乌合之众,按理来说真的不应该。

于是她就又问“这样的一支军队,即使有康乐王的支持,他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支持。何以方总督有那么多的兵力却到了现在还打不下这支叛军?”

宁安赞赏地说“夫人,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原来这姓方的也并不干净。您想啊,这伙土匪在他的界面上平安无事地壮大了这么多年,这位方总督既不对朝廷上报,也不去消灭他们,这里面自然有猫腻了。”

姬清慈眼眉一挑“官菲勾结?”

宁安点点头“这里边因为有共同的利益,那伙土匪居住的山上,也就是那个姓李的,他发现了一个铁矿,可是他自己开采不了,于是这事情吗。你就可以想像了,夫人,这个铁矿的利益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姬清慈明白了“也就是说姓方的和那伙土匪以及康乐王都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