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 训练(四)(2 / 2)

抗战女学生 滴水成莲 3960 字 2021-03-07

部同高,枪刺尖约与右膝在一线上。防开后,取捷径迅速向敌反刺。

防左刺就是当敌人向我左方猛刺过来时,由于敌我相距较近,我防开后不便突刺而采取的歼敌手段。方法是:当敌枪向我左方猛刺过来时,先按防左要领防开敌枪,随即以左手将枪向后拉,右手前推,结合腰部向左旋转的力量,右脚自然向前滑动(距敌较远时可上前一步),用枪托后踵狠击敌人头部。此时,枪托后踵约与左肩同高,并与左肩外侧在一条线上,枪口靠近左大臂下端,右臂微屈,体重主要落于左脚,两膝微屈。击后,右手迅速将枪后拉,左手推枪向前猛劈,恢复预备用枪姿势”周雷又向大家讲解了防守的各种动作要领。为了避免练习的时候有人受伤,所有人的枪都换成了木枪。以前训练的时候,真的出现过意外,一个倒霉的士兵被划伤了,差点丢了性命,此后练习防刺全部换成木枪。

防刺和突刺不同,需要两人一组,一攻一防。练习几次后周敏只有一个感觉,虎口和双臂都被震麻了,有些拿不住枪。

今天周雷的速度很快,紧紧不到两个小时就讲到了下一个动作对刺。

“对刺是在掌握突刺、防刺等要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可以提高突刺和防刺的技能,学会欺骗刺和击打刺的动作,还可以培养灵活机动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拼刺刀的白刃战死亡率极高,短兵相接后能活下来的不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们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多加练习,还是那句话,你们几乎不会有拼刺刀的机会,除非我们这些男人都死光了,刺刀上面的凹槽会造成敌人鲜血的大量流失,增加杀伤力。”

看着周雷指着刺刀上的血槽讲解,周敏脑中灵光乍现,突然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具体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大概讲的是现代战争的冷兵器,给周敏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一个样子很怪的刺刀,因为它是三棱形状的。要不是一端尖尖的,看起来就是一根小铁棍。纪录片可是说解放军用这种军刺用了40年。学名叫三棱刺,好像是仿造苏联的一个什么枪的刺刀,苏联那个是四棱的。最重要的是三棱刺对钢材的要求低于刺刀。特别符合当时国家的需要,所以风靡部队几十年。

三棱刺的杀伤力特别强,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吸“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人体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三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在战场上被它捅一下基本就是ganver。如果我能找人把这种刺刀锻造出来,是不是可以装备给独立师,还可以申请专利,再赚一笔呢?

思绪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周敏很不幸地被教官又抽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