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二十一年三月———
这是大明工农联合国建国的第二十一年,也是大明最不平静的一年。
毕竟自二十一年二月,吴信第一次动用手中的权力越过中央会议发布公告后,长安城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流便已然翻涌。
三月,发布公告后不久,吴信便以公告中所说的“空印”一事为名义,准备开展“查贪腐行动”。
可以说,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吴信开展这样的行为,无论是任何人都会说——这太正常了。
更何况,这种行动也不是第一次了。
往日的大明,这种行动没有一百次,也有五十次了。
对于贪腐,大明律法也极其严苛。
轻则双开,开除职务和教籍,打入牢房,重则直接处死。
因此,这次行动除了对于吴信突然“滥用权力”有些奇怪外,中央上下也没有人反对,甚至开始积极配合。
官吏们四处奔走,调动人员、物资等一切展开行动所需要的东西。
然而,这幅积极配合的场景很快便被打破。
因为在众人误以为吴信这次行动又和以前没什么区别时,吴信却突然一纸调令,分别从益、交、扬三州征调了谢光、林和、丁封三人。
同时,吴信还以他们“政绩卓越”为理由,准备直接让三人进入中央为官,委以此次“反腐行动”巡查使指挥之职。
而原任的巡查使指挥,并州苏氏出身,也是你父亲侄子的苏贾则被暂时搁置,立案查办。
理由是——涉嫌贪腐。
“财富的多少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如果积累的方式不正当,哪怕是很少的不正当财富,也是不对的,反之,如果积累的正当,靠着勤劳和脑子致富的,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我并不反对官吏们的家人,亲戚们做些买卖。”
“但他一个巡查使指挥,年俸禄不过180两白银,府邸之内,却藏匿金银细软,田契商股,折价上万,这些财物,来路不明,账目不清,难道不需要调查吗?”
这是吴信斥责你父亲为苏贾求情时的言语。
也是彻底拉开一场斗争的序幕。
发展所带来的代价,终于开始出现在这个逐渐步入青年的国家。
毕竟长安,这个曾经夏朝的首都,在大明工农联合国孜孜不倦的努力,扩建,完善之下,形成了为世界所惊叹的超级城市。
这不仅归功于大明官吏、百姓们共同的努力,也离不开吴信本人为代表,接纳万邦的气度。
这种气度,正是大明长安成为“世界中心”的核心。
东市,是大明国内的贸易中心。
而西市则是世界闻名的万国贸易中心。
庞大的市场,开放、自信的文化,富庶、强大的国家,吸引的是世界所有向往繁华和机遇的目光。
商贾云集,奇货汇聚。
从西域的珠宝至鲜卑的马匹,北方的毛皮和大食的琉璃,罗马的葡萄酒到大明本地的丝绸瓷器,日常的所需,应有尽有…
无所不有。
甚至于,就连“人”这种在吴信眼里十分刺眼的商品,也在大明的市场中存在。
昆仑奴。
这个由阿拉伯商人带入大明的商品,受到了很多百姓的追捧。
原因很简单,他们便宜,吃的少,干的多,是一个很好的劳动力。
而且,为了防止大明人买的多,导致他们繁衍,销量下降,阿拉伯商人还贴心的为昆仑奴们进行了阎割手术,以防销量下滑。
然而,如果说之前买卖人口这件事,是对大明的解放主义是一种践踏的话,那么这种阉割行为,则就是一种明确的压迫行为了。
这在曾经,不管是对于替天教的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