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空中的对抗短暂而激烈,杜兰特的长臂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詹姆斯的扣篮动作在最高点受到了细微的干扰,他不得不稍微调整出手的角度和力度。
篮球离开了他的指尖,擦着篮板的边缘向上飞去,最终却戏剧性地在篮筐上剧烈地旋转了两圈,然后不甘心地滑了出来。
亚当斯紧随其后,他牢牢卡住位置,将这个至关重要的防守篮板紧紧抱在怀中。
詹姆斯落地后,因为惯性冲出了底线,他回头看着弹筐而出的篮球,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随即用力拍了一下手掌。
杜兰特则沉默地迅速投入防守,这次成功的防守遏制了勇士队一次势在必得的快攻。
雷霆队获得了喘息之机,亚当斯将球交给费尔南德斯,球队转入阵地进攻。
球经过几次传递,来到了在右侧四十五度角站位的小蒂姆哈达威手中。
防守他的是肖恩利文斯顿,利文斯顿凭借身高优势,给予了他足够的投篮空间,但重点防范他的突破。
哈达威接球后,做了一个试探步,利文斯顿并未失位。
他似乎对自己的投篮充满信心,没有选择将球回传给队友重新组织,而是直接干拔起跳,试图完成一记中距离跳投。
他的起跳很充分,身体姿态也保持得不错,然而,篮球出手的弧线却显得有些平直。
球在空中飞行,划出一道略显生硬的轨迹,最终重重地砸在篮筐的前沿,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篮下,凯文乐福早已预判到这次投篮很可能偏出,他利用自己扎实的卡位技术,将试图冲抢进攻篮板的伊巴卡死死地挡在身后。
当篮球弹起时,乐福稳稳跃起,双手犹如钳子般将这个防守篮板牢牢抓住。
他落地后并未急于推进,而是冷静地护住球,观察着队友的跑位。
哈达威对于这次投失显得十分懊恼,他摇了摇头,快速向后退防。
乐福将球交给了克里斯保罗,勇士队再次展现出他们的耐心。
保罗稳健地运球过半场,指挥着队友落位。
他的目光扫过内线,立刻发现了巨大的错位优势——安东尼戴维斯在左侧低位深处,已经用身体将身材相对矮小的费尔南德斯完全压制在身后。
戴维斯张手要球,位置要得非常之深,几乎已经到了可以直接得分的地步。
保罗心领神会,一记高吊球精准地越过防守队员的头顶,送到了戴维斯手中。
戴维斯接球的瞬间,几乎已经身处篮下,他无需做任何复杂的动作,仅仅依靠着身高和臂展的优势,轻轻跃起,右手手腕柔和地一抖,将球轻轻放入篮筐。
整个进攻过程简洁、高效,没有给雷霆队任何协防或包夹的机会。
费尔南德斯在身后徒劳地试图干扰,但巨大的身高差距让他的努力显得无济于事。
戴维斯轻松得分后,面无表情地迅速回防,仿佛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而雷霆队的主教练在场边焦急地大喊,提醒队员们在防守端必须更早地做出反应,不能给对方如此轻松的得分机会。
比分迫近,压力再次来到了雷霆队这边。
杜兰特在弧顶三分线外接到传球,勒布朗詹姆斯立刻贴身防守,他的防守极具压迫性,几乎不给杜兰特任何喘息的空间。
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期待着又一次巅峰对决。
杜兰特面对詹姆斯,连续做出几个快速的胯下运球,他的长臂使得球的轨迹难以捉摸,试图以此调动詹姆斯的防守重心。
但詹姆斯经验老到,脚步移动迅捷,始终保持在杜兰特面前。
进攻时间在一秒秒流逝,杜兰特似乎找不到突破或轻松投篮的缝隙。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传球时,杜兰特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