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亚历山大的万有引力(3 / 4)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4389 字 3个月前

亚历山大问道。

“光这个名字的区别,我就觉得没有什么看下去的必要——”

罗辛斯耸耸肩膀。

他话说到一半,皱了一下眉头。

很奇怪。

罗辛斯注意到,亚历山大竟然没有因为他的指控而露出怒容。和他从头到尾争吵了几乎整整一场对话的丹麦学者笑了笑。

非常让人讨厌的诡异的笑容。

罗辛斯心下有些不安。

他也笑出过同款的笑容,就在这场采访刚刚开始后的不久,在亚历山大拿出《救世主》来压他的时候。

那时罗辛斯也笑得如此自信,因为他根本不怕,对这个问题,他早有预料,准备了一整套的话术来应对这个问题。

别人这么问他,反而直接落入了自己的陷阱之中。

他拿这个话题步步进逼,自认为成功揭破了骗子和三流学者的本来面目。

顾为经最后选择了当场捐掉了《雷雨天的老教堂》所可能在带来金钱收入。尽管罗辛斯刚刚不得不为了自己的行为而正式的道歉,然而,仅仅就那个话题来说,他还是应付的非常成功的。

当你拿什么话题攻击对方时,对方没有惊怒,反而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大概率只能说明。

人家早有了回答的腹稿。

“那我建议你在骂别人有没有上过小学以前,最好认真的读一读手里文章。”亚历山大用管教小学生似的口吻说道。“我有专门的一整章,都是在说这个的。”

“他认为这是卡美尔的化名。”

古斯塔夫博士接口说道。

“化名?”

罗辛斯这次倒没有直接开喷。

东方的画家在书画作品上使用八大山人、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这样的代称很常见。

在欧洲,绝大多数画家一直以来都是使用本名作画。大家要靠给贵族和富商接单画画过活,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是给自己的“厂牌”打广告。

没有人想遮遮掩掩。

倒是有弟子学徒为了赚钱,仿造老师的签名的。

也有观点认为,那幅《救世主》,便是达芬奇工作室的学徒仿照老师的手笔画出来的。

“化名很少见的。那时代也不讲究神秘感,你以为卡洛尔是谁?十九世纪的班克斯么?”

“但不是没有。”古斯塔夫博士说的。

他的回答很有严谨的学术精神:“ALS IK KAN。”

顾为经没有说话。

他有些困惑,没有太听懂博士的意思。

“尽我所能。”伊莲娜小姐的声音恰到好处在耳边响起,“ALS IK KAN是拉丁短语‘尽我所能’的缩写,扬·凡·艾克喜欢把这个短语签在自己作品的角落代替签名。前者改进了蛋彩画,一般被认为是历史上油画的发明者之一。”

“这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化名吧。”

顾为经询问道。

“不算,但真正喜欢用化名的画家也有一些,那大多是由于宗教或者家庭的原因,不方便使用真实的姓氏与名字在作品上。”

女主持人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有些是出于对宗教的虔诚,放弃了自己的署名权,有些反过来,因为害怕作品的内容得罪了天主教会,采取了化名或者昵称。还有些则纯粹是家庭的原因了,巴比松画派的卡米耶·柯罗?他父亲是个服装商人,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去当画家,所以在真正成名以前,柯罗作品上用的也全都是化名。”

“用群体来分类的话——事实上,整体来说,欧洲艺术家用化名画画用的少,但单论女性艺术家全体的话,还是蛮常见的事情。”

安娜说道。

“我的论文里有提到,欧洲传统上,女性艺术家想要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