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还没说完,旁边的齐大人就慢悠悠接了话:“青峰书院?我记得我有几个门生在那里当夫子。”
邵大人也跟着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可不是嘛!有一个当年还跟在我门下学过两年策论,有空我也去会会他们。”
这话一出,夫人们的脸彻底没了血色,方才炫耀青峰书院的底气,瞬间荡然无存。
有几位夫人直接走了过来道:“白大人,我想把我孩子送过来,您看什么时候送过来更合适啊?”
“我家娃今年12岁,能不能送过来的呀?”
“我……我也报名,我一会儿回去就把他送过来,随便打随便骂。”
“对对对,我也是……”
白晚晚笑眯眯道:
“家人们,咱们先不要着急,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继续带着你们去转转,咱们还有好些地方没有看过。”
白晚晚没再多说,直接领着一群神色发懵的夫人往藏书阁走。
一推开阁门,众人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这座藏书阁足足有五层楼高,飞檐翘角透着雅致,往里望去,一册册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
白晚晚先带她们到了一楼,这里是孩童专属的阅读区。
书架设计得偏低,方便孩子取放,不少绘本、启蒙读物都敞开着摆放,旁边的书桌前坐满了年纪不大的孩子。
奇怪的是,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却没半点喧闹,个个捧着书看得认真,连翻页都轻手轻脚。
“一楼的书都是给小孩子看的,全是开放式摆放,他们想读哪本随便拿,坐着看、蹲着看都可以。”
白晚晚指了指角落的茶桶,“那边的温水全天免费供应,渴了就能自己倒。”
顺着楼梯上到二楼,氛围明显沉了些。
这里的书架更高,书籍也厚了不少,多是经史子集、算术策论之类,适合10到20岁的学生阅读。
书架间留出宽敞的过道,摆着长桌和靠椅,不少少年正伏案看书,有的还拿着纸笔轻声讨论,声音压得极低。
“二楼就像个大书房,书的种类比一楼全,学生们能在这里查资料、做课业,怎么舒服怎么来。”
到了三楼,书籍的门类更专更深,有讲天文历法的、有论农田水利的。
还有不少标注着孤本、手抄本的古籍,甚至能看到几本手绘的舆图。
“三楼的书适合30岁以上、有一定学识基础的人读,要么是钻研专业学问的。
要么是想拓展深层知识的,比如前朝的典章制度、各地的风土志,这里都能找到。”
四楼的书籍则显得杂了许多,有教酿酒、制瓷的手艺书。
有记录江湖传闻、奇闻异事的话本,甚至还有讲医理养生、莳花弄草的小册子。
“四楼是杂学层,什么类型的书都有,不局限于科举学问。
学生要是对种田、手艺、讲故事感兴趣,都能来这儿翻,算是给大家留个放松和长见识的地方。”
最后到了五楼,楼梯口挂着块木牌,写着“教师专属,学生止步”。
白晚晚解释道:
“五楼的书最金贵,都是给先生们备课、做研究用的。
比如齐大人他们当年的朝堂笔记、帝师先生的授课心得,一般不让学生随便进,怕损坏了珍贵的典籍。
咱们今天也就不进去参观了。”
夫人们语气里满是激动:
“我的天!咱们家每年请个普通先生,都得花几百两银子,还未必能教出什么名堂。
这儿倒好,十两学费就能跟着状元、丞相学本事,这简直是捡着天大的便宜了!”
有人伸手轻轻摸了摸书架上的书,眼神发亮:
“哪有书院把这么多书敞开了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