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篇第四十四(二)(1 / 3)

这天,黄帝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找到岐伯,就像个遇到难题的小学生。他挠挠头说:“岐伯啊,我最近可真是想破脑袋啦!我发现有些病人的病情变化,好像和咱们之前说的四时之气不太对得上啊。按道理说,病情应该跟着四季的变化规律走才是,可为啥有时候会反过来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呀?我这心里头啊,就跟有只小猫在挠似的,痒痒得难受,你快给我讲讲呗!”
岐伯一听,笑着拍拍黄帝的肩膀说:“黄帝呀,这事儿其实也不难理解。你想啊,咱们身体里的五脏六腑,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各自有各自的脾气和本事。有时候啊,有些病它不按四季的常规套路出牌,那是因为这些病主要是由某个脏腑自己‘闹别扭’引起的,和外界的四季之气关系不大。
“打个比方吧,咱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当某个脏腑这个‘成员’出问题了,它生病的节奏就由自己说了算,不太理会外面四季的‘指挥’啦。这时候呢,病情啥时候加重,啥时候好转,就有它自己的规律。
“具体来说,当这个生病的脏腑遇到它‘搞不定’的气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啥叫‘搞不定’的气呢?这就得说到五行相克的理论啦。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说,肝属木,肺属金,金能克木。如果肝脏生病了,在和肺对应的季节,也就是秋天,肺的气比较旺盛,对于生病的肝脏来说,这就是它‘搞不定’的气,病情就容易加重。
“反过来,当生病的脏腑遇到它能‘拿捏’的气的时候,病情就会好转。还是拿肝脏举例,肝脏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在和脾对应的季节,也就是长夏(夏天和秋天之间的一段时间),脾的气相对弱一些,这时候肝脏生病就会感觉压力小一点,病情就可能会好转。所以啊,那些不按四时之气规律来的病,就是因为脏腑自己的原因,在它所不胜的气旺盛时病情加重,在它所胜的气旺盛时病情好转。这下你明白了吧?”
黄帝听了,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但紧接着又追问道:“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那知道了这个,咱们该怎么治疗这些病呢?岐伯你快给我支支招,我都等不及啦!”
岐伯笑着说:“黄帝呀,治疗这些病的关键,就是要顺应大自然的时间规律。你想啊,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大钟表,它的时间规律可重要啦,咱们身体也得跟着这个大钟表走。
“就好比种地,你得按照季节来播种、施肥、收割,要是不按季节来,庄稼肯定长不好。咱们治病也是这个道理,得顺着天时来。比如说,春天的时候,大自然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咱们身体里的阳气也跟着活跃起来。这时候如果有病人,治疗的时候就要顺着这个阳气上升的趋势,用一些帮助阳气升发的方法,像给病人开点能促进阳气生长的药,或者让病人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做一些运动,让身体的阳气更充足。
“夏天呢,阳气最旺盛,天气炎热。这时候治疗疾病就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用太温热的药,不然就像给已经很热的火再添柴,病人的身体可受不了。可以用一些清凉解暑的药,让病人多喝水,多休息,别在太阳底下暴晒。
“秋天,天气转凉,万物开始收敛,咱们身体里的气也跟着往回收。这时候治疗就要注意帮助身体收敛气血,避免过度发散。比如可以用一些滋阴润燥的药,因为秋天天气干燥,容易伤肺,所以要多滋润滋润肺。
“冬天,天气寒冷,万物都藏起来了,咱们身体里的气也都藏到五脏六腑里面去保暖啦。这时候治疗就要注意保暖,用一些温热的药,帮助身体把阳气收藏好,别让寒邪跑进来。
“要是医生能顺着天时来治疗疾病,那就是医术高明的好医生,就像种地的高手,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庄稼肯定长得好。相反,如果不顺着天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