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雪落檐角,岁暖如常(2 / 3)

年你在西藏哨所,我织的那条围巾,你不是戴了三年吗?回来时都磨出毛边了,还舍不得扔。”

他确实没扔。那条枣红色的围巾,如今被苏瑶改成了李悦的小披风,每次女儿披着它在院子里跑,红色的衣角翻飞,像极了他记忆里哨所飘扬的国旗。

“爸!妈!快来看!”李阳在楼下喊,声音裹着雪粒,脆生生的,“我堆了个雪人!”

李渊和苏瑶跑下楼时,看见雪人正立在花坛中央,戴着李阳的旧棉帽,围着苏瑶的红围巾,鼻子是半截胡萝卜,眼睛是两颗黑扣子——那扣子是从李渊的旧军装上拆下来的,铜制的,磨得发亮。

“像不像你?”苏瑶笑着推了推他,“当年你刚探亲回家,也是这傻样,裹着军大衣站在雪地里,冻得直跺脚。”

李渊弯腰给雪人拍了拍身上的雪,指尖触到冰凉的雪粒,突然想起在边境巡逻的那个冬天。他和战友们在雪地里趴了三个小时,睫毛上都结了冰,看见远处牧民家的灯火时,战友说“等任务结束,回家一定喝碗热汤”。那时他想的,也是这口热汤,是苏瑶站在门口等他的模样。

李悦突然指着雪人肚子上的字,那是用树枝刻的:“我们一家人”。歪歪扭扭的笔画里,还沾着没化的雪粒。“是哥哥刻的。”小姑娘仰着脸笑,呼出的白气落在李渊的手背上,暖乎乎的,“哥哥说,这是我们的新家徽。”

晚饭时,雪还没停。餐桌上摆着炖排骨,是苏瑶用砂锅慢炖了一下午的,汤面上漂着层油花,像极了他记忆里营区食堂的肉汤。李阳给每个人盛了碗汤,突然说:“爸,下周学校开冬季运动会,我报了三千米长跑。”

李渊的勺子顿在碗沿:“你膝盖不是受过伤吗?”去年秋天,李阳打篮球崴了脚,养了一个月才好,苏瑶当时急得掉了眼泪,说“这孩子随你,总爱逞强”。

“没事的。”李阳喝了口汤,眼睛亮晶晶的,“我每天都在操场练,老师说我进步很快。爸,你能去给我加油吗?”

苏瑶笑着打圆场:“去吧去吧,让你爸看看,咱儿子比他当年在部队拉练时还厉害。”

李渊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部队运动会的场景。他跑五千米时摔了一跤,膝盖磕出了血,却还是咬着牙跑完了全程,因为苏瑶在信里说“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如今,他想对儿子说同样的话,却发现喉咙有些发紧。

夜里,雪光透过窗帘照进来,亮得像白天。李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腰的旧伤又在隐隐作痛。苏瑶起身开灯,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盒子,里面是瓶红花油,还是他刚转业时部队发的,瓶身都磨花了。

“我给你揉揉。”她倒了点红花油在掌心,搓热了往他后腰上按,“当年你在部队,每次受伤都瞒着我,要不是战友家属偷偷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你在演习时摔断过肋骨。”

他确实瞒了很多事。断过的肋骨,缝过的伤口,在沙漠里差点渴死的经历……他总说“一切都好”,却不知道苏瑶每晚都对着他的照片祈祷,枕头下还压着他寄回来的所有信封,上面的邮戳被摩挲得发亮。

“以后不瞒你了。”李渊抓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疼了就说,累了就歇着,再也不硬撑了。”

苏瑶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他的手背上,像颗滚烫的雪粒。“早就该这样了。”她哽咽着说,“我要的从不是什么兵王,是能陪我吃早饭、给孩子开家长会的李渊。”

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屋檐上,发出簌簌的轻响。李渊把苏瑶搂进怀里,闻到她头发里的洗发水味,是超市打折时买的,柠檬味的,很清爽。他忽然觉得,那些枪林弹雨的岁月,那些生死一线的瞬间,都在这温暖的怀抱里,慢慢化成了绕指柔。

三、炉火边的故事

周末的午后,李渊在阳台给花换盆。仙人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