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格外认真。
上午十点,种植基地迎来了第一批采摘的老人。李阳和志愿者们扶着老人们走进草莓棚,鲜红的草莓挂在绿叶间,像一颗颗红宝石。“张奶奶,您慢点走,这边的草莓又大又甜。”李阳扶着张奶奶,帮她摘下一颗草莓,递到她嘴边,“您尝尝,这是咱们自己种的,没有农药,特别甜。”张奶奶咬了一口,脸上笑开了花:“真甜!比我小时候吃的草莓还甜,我要多摘点,做成果酱送给社区的老姐妹。”
赵爷爷则拿着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草莓,生怕把草莓碰坏。“赵爷爷,您别太小心,这些草莓很结实,轻轻摘就行。”志愿者小姑娘笑着说。赵爷爷摇摇头:“不行,做果酱要选好的草莓,才能做得香,送给别人的东西,不能马虎。”小姑娘听了,心里暖暖的,也跟着认真地挑选草莓。
中午,老人们满载而归,把采摘的草莓送到后厨。周爷爷早已准备好锅碗瓢盆,教大家做果酱。“先把草莓洗干净,去掉蒂,然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蜂蜜,小火慢熬。”周爷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熬的时候要不停搅拌,不然会糊底,熬到浓稠就能关火了。”老人们围在旁边,有的帮忙切草莓,有的帮忙搅拌,后厨里满是欢声笑语。
苏瑶则在一旁帮忙分装果酱,把熬好的果酱装进提前准备好的玻璃瓶里,贴上标签,上面写着“瑶光养老院爱心果酱”。“这些果酱要放凉了再盖盖子,这样能保存得更久。”她一边说,一边把果酱瓶放在阴凉处,动作轻柔又仔细。
下午两点,李悦带着几位护工,去社区的孤寡老人家里走访。“王大爷,我们是瑶光养老院的,下周要给您送果酱,今天来看看您,顺便给您测测血压。”李悦走进一位老人家里,屋里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王大爷坐在椅子上,看到他们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你们真好,还特意来看我,我一个人在家,好久没人跟我说话了。”李悦帮老人测完血压,发现有点偏高,叮嘱道:“王大爷,您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少吃盐,多吃蔬菜,要是不舒服,就给我们打电话。”她把自己的手机号写在纸上,递给老人,还留下了一本健康手册。
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紧张地筹备“爱心送果酱”活动。老人们每天都去后厨做果酱,志愿者们则帮忙包装、搬运;李阳和李悦则忙着联系社区,确定送果酱的路线和时间;苏瑶则组织老人们排练小合唱,大家都希望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社区的老人们。
终于,到了“爱心送果酱”活动的日子。清晨七点,老人们穿着整齐的蓝色马甲,拿着做好的果酱和点心,在总院门口集合。社区的志愿者们也早早赶来,帮着把果酱装上车。“大家别着急,每组跟着一位志愿者,路上注意安全,跟社区的老人们好好聊聊。”苏瑶站在队伍前,叮嘱道,“表演小合唱的时候,大家放开嗓子唱,让大家都听听咱们瑶光老人们的精神面貌。”
八点整,队伍出发。李渊和李阳带队,分成五个小组,前往社区的各个角落。第一组来到张奶奶家,她是一位独居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张奶奶,我们来看您了,给您带了果酱和点心。”李渊走进屋里,把果酱和点心放在桌上。张奶奶拉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你们真是太贴心了,还特意来看我,我都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老人们还为张奶奶唱了一首《夕阳红》,歌声虽然不专业,但充满了温情,张奶奶听得眼眶都红了。
第二组来到王大爷家,李阳和几位老人提着果酱和点心走进屋。“王大爷,我们给您送果酱来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您尝尝。”李阳打开果酱瓶,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王大爷尝了一口,笑着说:“真好吃!比我老伴以前做的还香,谢谢你们。”一位老人拉着王大爷的手,跟他聊起了家常,从年轻时的工作聊到现在的生活,屋里满是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