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的商会下,当地合作方同意按原合同执行,备用方案也成了后续合作的安全保障。
危机解除那天,苏瑶特意做了李渊最爱吃的红烧肉。吃饭时,她笑着说:“现在知道了吧,咱们儿子长大了,能给你分忧了。”李渊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点头:“是啊,这小子没白去军营。”李悦坐在旁边,骄傲地说:“我就知道哥哥最厉害!”
开春的时候,李阳获得了部队的“优秀新兵”称号。他把奖状寄回家,苏瑶特意把奖状装裱起来,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次家里来客人,她都会指着奖状,自豪地介绍:“这是我儿子在部队得的奖。”
五月初,沪城举办了一场国际安保论坛,鼎盛集团作为主办方之一,负责论坛的全程安保。李渊特意邀请了部队的领导参加,还让李阳请假回来帮忙。李阳穿着军装出现在论坛现场时,苏瑶差点没认出来——曾经的少年褪去了青涩,站姿挺拔,眼神锐利,一举一动都透着军人的干练。
论坛期间,有位外国嘉宾突发心脏病,现场顿时乱作一团。李阳立刻冲过去,熟练地展开急救:“大家让一让,保持通风!谁有速效救心丸?”他一边指挥现场人员,一边给嘉宾做胸外按压,直到救护车赶来。这一幕被在场的媒体拍下来,第二天就登上了报纸头条,标题是“退伍兵王掌舵企业,军人之子赛场救急——鼎盛集团用‘军魂’守护安全”。
论坛结束后,部队领导拍着李渊的肩膀说:“老李,你这儿子,跟你当年一样,有担当!”李渊看着不远处和战友说话的李阳,心里满是欣慰。苏瑶走过来,握住他的手:“你看,咱们的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没丢‘守护’的初心。”
暑假的时候,李阳回家探亲。他给家人带了很多部队的特产,给李悦买了她念叨了很久的军事模型,还给李渊带了一双军用胶鞋:“爸,这鞋特别耐磨,您去工地考察的时候穿。”李渊接过胶鞋,眼眶有些发热——这双鞋,和他当年在部队穿的一模一样。
假期里,李阳每天都会早起跑步,还会教李悦一些简单的防身术。苏瑶看着他们兄妹俩在院子里训练,笑着对李渊说:“现在家里有两个‘兵’了,以后我可安全了。”李渊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有我们三个保护你,你当然安全。”
八月底,李阳归队前,一家人去拍了新的全家福。照片里,李阳穿着军装,李渊穿着西装,苏瑶和李悦穿着连衣裙,四个人站在一起,笑容灿烂。苏瑶把照片洗了好几张,一张放在家里,一张让李阳带去部队,还有一张,她偷偷放进了李渊的公文包——她知道,李渊不管去多远的地方出差,看到家人的照片,就会觉得安心。
这年冬天,鼎盛集团成功中标了国家级的安保项目,公司规模再上一个台阶。庆功宴上,李渊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员工,动情地说:“鼎盛集团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更离不开我身后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坚持的勇气,让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敢往前冲。”
台下,苏瑶看着他,眼里满是爱意。李阳虽然没能到场,却发来了视频祝福:“爸,恭喜您!等我退伍回来,一定帮您把鼎盛集团做得更好!”李悦举着写有“爸爸最棒”的牌子,在台下使劲挥手。
庆功宴结束后,李渊带着苏瑶和李悦回家。路上,雪又下了起来,落在车窗上,很快就化成了水。苏瑶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雪景,轻声说:“时间过得真快,明年李阳就要退伍了,咱们一家人就能经常在一起了。”
“是啊,”李渊握着她的手,“等他回来,咱们再去一次海边,看看日出,就像上次一样。”李悦坐在后排,兴奋地说:“我也要去!还要捡好多好多贝壳!”
车子驶进小区,熟悉的灯光从家里的窗户透出来,温暖而明亮。李渊停下车,看着苏瑶和李悦的笑脸,突然觉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