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三首半的诗(1 / 3)

乾州城巡抚衙门外。

日落西山,百鸟归巢。

斗诗的期限为今夜子时,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时限。

然而,还是没有人拿出一首诗。

大儒王伦拿出的八首诗虽然都是各个州郡的学子所作,但是都远超乾州郡书生门的水平。

乾州,无人才!

乾州自古偏南,与南域十万大山中的苗疆相接,民风彪悍,不通文墨。

大周朝一来,重文轻武,这才让乾州有了一众书生。

但是这些书生比着大周朝其他八郡的水平还是差的远呢。

“已经过去半天了,我们还是没找到一首好诗。”

“难道我乾州的书生水平这么差,集全州之力,都写不出哪怕一首好诗?”

“不是我们差,是别人太强了。”

长长的队伍里,一个个书生摇头叹气。

尤其是书生队伍最前排的几十人,他们是乾州公认的才子,写诗的高手。

这一刻,这些才子们也是垂头丧气。

因为看不到斗诗胜利的希望,一些人开始离开了。数万人的队伍,转瞬间就走开了三成。

宁采臣没有走。

他同样知道王伦出的那八首诗有多么的好,以自己的水平根本写不出这种好诗。

或许再给他十年!他能写出这种水平的好诗。

但是,斗诗的成败决定了乾州能不能开办嵩阳书院的分院,王伦可不会等他十年。

今夜子时,就是定胜负的时候。

我虽然写不出这种好诗,但我手中有一首诗,肯定比王伦出的八首诗要好!

宁采臣金握拳头。他对“自己的诗”异常的自信。

此诗一出,肯定技压群诗!

“我有诗!”

宁采臣大喊一声,而后从长蛇队伍的末尾向前挤去。

他不是秀才,所以只能站在队伍的后面。

为了说出“自己的诗”,他扒开一个个的书生,向着队伍的前面挤去。

他扒开的人里,有秀才,有举人,有中了进士已有官职的。

“这小子谁啊?”

“就是,连个秀才都不是,竟然还往前面挤。”

“兄弟,你不行,就别往前挤。”

一路上,所有的人都在劝宁采臣离开。他们不认为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人能写出好诗。

花了整整一炷香,宁采臣才走到队伍的前面,走到巡抚衙门的门前。

有数十人挡住了宁采臣。

“有什么好诗拿出来,我们看过以后才能给王伦大人。”

这数十个才子虽然没能写出好诗,但他们还有一个作用。

他们不会让很的差诗递到大儒王伦手里。

把差诗递进王伦手里,不仅书院建不成,还会丢了整个乾州的脸面。

书生门还是要这个脸面的。

才子团们一个个狐疑的看着宁采臣,尤其是知道他连秀才都不是时,众人眼中变成了讥讽!

“不行,就赶紧滚!别在这丢乾州书生的脸。”

“这里不是你哗众取宠的地方。”

“就是,让王伦老师看到了,还以为我乾州都是些沽名钓誉之辈。”

冷嘲热讽,扑面而来。

宁采臣什么都没有说,而是拿出纸笔,在地上写了起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他所写的正是《正气歌》!

宁采臣正是靠着林羽背诵这首诗才以书入道,有了修为。

他知道这首诗的不俗。

才子团们看到宁采臣的诗后,纷纷面色一变,他们都是懂行的,自然能看出《正气歌》的不俗。

不一会儿,宁采臣便写完了《正气歌》。他吹干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