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兴师动众。
福丫带着丫鬟独自出去不是一次两次了。
慧娘知道福丫要回青云镇一趟。
就让她回去了。
她今天还有事,按照往常。
福丫回去青云镇的话,他们也会跟着的。
但是今天实在是有事情。
就没有跟着去了。
一路上很安全,没有遇到什么劫道的。
可能是福丫运气好,也可能是陈子彦对安县路匪的打击。
福丫经常在官道往来,也从来没有遇到过土匪劫道。
“小姐,咱们就带这么点东西回去啊?”
两袋……
米?
米?
米?
重要的事情问三遍。
家里缺这两袋米吗?
为什么要从安县千里迢迢带过去。
福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那能一样吗。
这个米是空间产出的米。
家里人口味早就被养刁了。
别的不爱吃。
还能咋样。
福丫只能时常帮忙‘代买’了。
很快就到吴家村了。
睡了一觉起来,看到路过的田。
很眼熟。
这不就已经在村子里了。
下马车,门没有关上。
福丫推开门。
“爷爷?奶奶?在家吗?”
孙女突然回家了,大家都很意外。
“福丫咋回来了?”
吴老婆子抱着福丫狠狠亲香两口。
脸还是这么软。
“回来看看~”
红薯长半年就差不多了。
这还是在北方。
如果是在南方,更加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来来来,坐,一路奔波,累了吧?”
喝了一口西瓜汁。
嗯。
家里种的西瓜籽就是多啊。
吐了一个又一个。
吐了满桌子的西瓜籽。
哎~
“好喝~”
喝完,福丫四处看,没有看到吴老头。
“奶, 我爷呢?”
哦!
说到这个。
“你爷他们在地里,说是看到地里红皮地果子都露出来了。”
要挖一个试试看。
没想到就这么巧,福丫也回来了。
哦?
这么巧?
福丫有些意外。
不过迅速站起了身。
“奶!我也要去看看。”
“好好好,走,那个什么月,去后面拿个汤婆子来给你们小姐暖手。”
已经十一月,气温渐渐低了。
只是还没有下雪。
要是下了雪,就更冷了。
福丫估摸着,今天也就是八九度的样子吧。
她穿得多,暂时还不需要汤婆子。
不过这是奶奶的关心,福丫就不说什么了
过去地里一看,吴老头他们已经小心地扒开的一根藤。
精心照料下,这一根居然长出了七个红薯。
个个都有拳头大。
最大的都可以跟手巴掌比了。
“爷爷!”
“诶,你看你看,丰收啊!大丰收啊!”
哈哈哈哈。
吴老头笑得合不拢嘴。
福丫也在笑,不过很快,她就扭头跟新月说:“你回去跟我二伯说一声,叫他拿着我的牌子去青云镇衙门找陈县令,一定要把他请过来。”
福丫从胸口掏出一块令牌。
她的乡君牌。
“是。”
新月福了福身,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