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行回到家,路上吴老头看到有个人特眼熟。
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
没有看出来是谁,就没有过去。
‘砰’的一声,大门关上了。
家里忙活着做饭的下人挠挠头,不明觉厉。
又扭头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到底啥事呀?还不能在外面说。”
吴老婆子找了个凳子坐下,挠挠脸。
刚刚好像让虫子撞了一下,有点痒痒的。
“咱去年不是交了红薯吗!”
哦,“是朱薯!”
说错了,现在红薯被皇上赐名为朱薯,福丫赶紧纠正。
是啊。
几人纷纷点头,但还是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了。
“所以……”
福丫嘿嘿笑,她觉得,爷爷跟大伯肯定不会拒绝的。
“说了,朱薯是四月下旬开始种。虽然口述了怎么种,但是上边还有点不太熟悉,就想着让爷爷跟大伯上京城皇田那担当执事。”
“就是教他们怎么种朱薯。”
福丫又补充了一句。
“哦?”
吴老大有些惊讶,居然,种田还能种到皇上眼前去?
一时间有点喜滋滋的。
吴老婆子看不惯得意忘形的样子,撇撇嘴。
“别得意,你以为京城是好待的地方啊?”
也是哦。
一想到京城达官贵人遍地走,吴老大就有些害怕。
这……
还能去吗?
别出来冲撞到了谁,得罪人呢。
“爷爷,大伯,你们想去吗?”
看他们一直不说去不去,福丫都有点着急了。
毕竟时间所剩不多了。
要提前跟人通气,免得没有人过来护送。
“去!这样利国利民的粮食,没有熟手带着种怎么能行,千万不能被人糟蹋了!”
吴老头格外坚定的说道。
都是从吃不饱的时候过来的。
自然知道粮食对农民意味着什么。
能吃饱,谁愿意挨饿呢?
“大伯,你呢?”
仔细想了想,爹年纪这么大了,真要放爹一个人上京,吴老大还真有点不放心。
但是……
娘去吗?
临娘去吗?
要是都去了,家里怎么办呢?
看出吴老大的犹豫,福丫小心翼翼的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在犹豫什么呢?
啊。
吴老大回神,解释:“没有,爹要去的话,我应该也是要跟着去的,毕竟你爷爷年纪也不小了。我们都走了,娘跟临娘也不知道要不要跟过去……”
也是。
爷爷年纪大了。
这个福丫可以理解,于是点了点头。
临娘一听,这怎么还有她的事情呢?
立刻回了一句:“美得你,还想我跟着去,我不得留下来照看儿子啊!还我跟娘都跟着去,美不死你。谁离了谁活不了似的。”
吴老大被骂的满头包,无措的伸手擦了擦汗。
没啊,他不是那个意思啊……
“我就不去了,你们两个去吧。”
吴老婆子也不想去。
虽然京都很好,但是她更想留下来陪着孩子们。
“福丫,去教他们种地,有银子给不?”
有啊,肯定有的。
“有的,过去就是算作七品官给你发月银,一个月十两银。”
也不多啊……
吴老头下意识撇撇嘴。
反应过来这跟行商不一样,这是种田啊!
种地一个月能拿十两银子。
烧高香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