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看我干啥?(2 / 5)

2001传媒教父 苍山月 5471 字 1个月前

,天都那边因为之前融资的事已经警觉起来了,对剧组盯得更紧了。

楚安为了减少麻烦,现在是能少一个知道的就少一个。

把陆导拉到外面,“说吧。”

陆鸣泽难掩兴奋,“搞定了!辽省广电给咱们一路绿灯,他们的省内审批可以压缩到三天,然后会由省广电专人专用送到盛京广电总署。”

一脸坏笑,“送审那个副局长是总署下来的,人头比较熟。保证我们公示周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楚安一听,大为意外,“也就是说,咱们从送审开始算,最多十天就能过审?”

这是什么效率,高的楚安都不敢信。

陆鸣泽得意,“其实,辽省广电原本没这么上心。”

“虽然对咱们这个项目很重视,但你知道的,是成绩,也是风险。开始只是答应给12张许可证,也帮助去总署尽量协调。”

“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突然就积极起来,甚至不惜违背常理的压缩审批周期吗?”

楚安,“为啥?”

陆鸣泽神秘兮兮的,“宁远台这边报上去一组数据,省广电的人没跟我说,但应该是收了不少广告费。”

楚安了然了,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想想也是应该,这个年代,县级电视台经费那是相当紧张的,穷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要么多收广告费,要么省里拨款。

现在广告费收的多,那省里的压力自然也就小。所以你说,辽省广电能不上心吗?

让副局长专门送审一部片子,也算开了先河了。

楚安心下大定,也不敢耽搁,招呼陆鸣泽主持剧本围读。

……

今天的剧本围读,许淑没来,因为人家串组了。

之前也说过,许淑是四部戏同时开拍,已经走了一个星期,要后天,也就是《最好的我们》新拍摄计划的开机仪式才会回来。

至于她心心念念的游戏,楚安一直让赵洋他们给挂着。

只不过,楚安疑惑的是,那两百块钱的网费早就应该花完了,怎么那俩穷鬼没找楚总续费呢?

好吧,扯远了。

两个小时的围读,很快过去,演员各自回房间。

楚安和陆鸣泽还不能休息,又要组织拍摄人员开会,而且这个会非常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剧组要引进一种全新的拍摄流程——三机位AB组。

别看已经搞定了周播的事情,但让陆导一周拍两集,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剧组提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于是,楚安之前说的三机位AB组就被拿了出来。

三机位对于这个年代的剧组来说,很陌生。

他们主要还是单机位和双机位为主,三机位真没玩过。

董文德这几天头发都快掉光了,一宿一宿的熬。

一进屋就嚷嚷,”楚十来,你再给我说说,全景机位怎么才能和正反面机位不冲突,我手底下那几个笨蛋每次都穿帮!”

董文德所说的问题涉及到三机位的利弊。

好处是,效率高。

弊端是,三机位需要三个摄像老师默契配合,否则容易穿帮。

此时,董文德怕其他人不理解他的难处,觉得有必要给这帮外行科普一下。

“咱们打个比方哈!”老董张牙舞爪,干脆就在会议室里让大伙给他腾出一块地方,演示起来。

“咱们就拍耿耿在校园林荫道上奔跑的镜头。”

“要想达到陆导的要求。”

“单机位就要先拍一个耿耿入画的镜头,再拍一个正面体现耿耿奔跑美感的镜头。而这还不够,还要拍个背影,剪辑时加入背影快闪提升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