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玩特效,你真不行!(1 / 3)

红海行动加上《one day》这首歌之后,其立意和格局,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最明显的就是,在国内,从正月初一开始之后的三四天里,总有关于军人的热搜在微博上出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你知道作为一个军人的家属,有多难吗?”

这些讨论经常出现。

甚至,在此之前有人知道我们应该尊重军人,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尊重他们,心里的答案是模棱两可的。

到现在,好像有了清晰的认知。

……

到这种时刻,海政和单卫东所在的部门,肯定是要有所行动的。

没有在电影上映之前帮助宣传,是因为这些部门正规,在没见到市场反应和电影质量之前,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裹挟大家。

但是现在,红海的质量证明,无论他们怎么宣传,都值得。

随后无论是海政,还是一些官方的媒体,甚至是外交部门,都开始认真地推荐《红海行动》。

但就算是再制裁,金苹果也是具备全球发行影片的大公司。

借助金苹果,方澈的电影还是可以在米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发行。

“没关系,我们能抓住其他国家的市场,就可以了。”

在文化上,华夏和米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要争夺在文化输出上的话语权,对方是否同意并不重要。

其他国家的市场,很重要。

听到方澈的话,陈宇摇了摇头:“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一次失去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你在北美的不败神话。”

“嗯?”方澈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过日子,所以没仔细看这些东西。

陈宇递过来一份文件:“看吧,这是从红海上映之后,关于你的在米国的热搜话题。”

方澈拿过来一看。

好家伙,果然人不在米国江湖,但是不妨碍人家扔臭鸡蛋啊。

“红海行动彻底暴露了方澈乃至华夏影视作品的缺点。”

“楚门之后,方澈的新征程彻底失败。”

……

“你现在也可以上网看看,还有呢。”说着陈宇打开了电脑。

方澈在米国的社交账号上搜索自己的名字,下面确实有不少讨论。

“红海行动一般啦,最好的还是那首歌。”

“我觉得如果没有那首歌的话,红海行动可能不会在世界上这么火。”

“我确实很喜欢方澈,但是这部片子的质量确实也就是好莱坞常见的水平了。”

当然还有一些大v的文章。

“方澈没有能力驾驭大场面电影,这是技术上的原因,毫无疑问,我们不否认方澈讲故事的能力,从任何层面上来说,他都是一个优秀的导演,但是也需要清楚,方澈所在的华夏,还有方澈所购买的金苹果公司,都是没有一流特效实力的。”

“红海行动此类的战争片,用到的特效还很少,但已经让这部电影在北美受挫,不难想象,如果方澈去拍摄特效大片的话,其后果可能会更惨。”

“方澈距离好莱坞,其实还很远。”

得,网络上的口径很一致。

意思就是方澈讲故事没问题,所以用《楚门的世界》等电影可以出奇制胜,但是拍大片,还是不行。

你看,红海行动这不就露怯了?

典型的偷换概念。

《红海行动》在北美虽然不火,但是在质量上其实是达到了标准的好莱坞水平的,之所以不火,恐怕意识形态层面的影响更大。

但是现在米国的舆论上却把“红海行动不火”“方澈拍的大片不火”,再加上“好莱坞在特效上一骑绝尘”这个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