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并非义务教育,进入需要缴纳高昂的“资源费”,用以购买练习用的“导能石”、辅助感悟的“凝神香”等基础资源。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往往一个家庭倾尽全力,也只能供养一个孩子,而优先权,通常都落在男孩身上。
“不过没关系!”彩琴很快又振作起来,扬起小脸,努力做出不在乎的样子,“我在外面听,也一样能学!你看,我之前用的那些小把戏,不都是偷听来的吗?等我再厉害一点,说不定就能帮家里把田地改造得更好,多打粮食,到时候……”她憧憬着,眼中又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
张亮看着她,心中感慨。这少女的坚韧与乐观,让他想起了很多人。
随着偷听次数的增多,张亮对这个世界的“弦律”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崇山小学教授的内容,主要围绕“农”、“生”、“御”三个基础方向。
“农”字科,主要学习如何利用弦律影响小范围气候(如聚光增温、引雾降燥)、优化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甚至传闻中学毕业的优秀者,能初步运用空间折叠原理,在固定土地上开辟出更大的实际种植面积,这被称为“叠田术”。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被分配到各个村镇,担任“农事官”或“田亩师”,地位尊崇,相当于地球上的农业技术官员和土地管理干部,是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生”字科,则偏向于治疗、强身、催生等生命领域的应用,比如加速伤口愈合、驱除普通病邪、促进家畜生长等等。毕业生往往成为村镇的“药师”或“牧育师”。
“御”字科,则侧重于防御、警戒、以及简单的攻击手段,比如加固房屋、设置警戒结界、驱赶野兽等。毕业生多成为“巡林卫”或“村卫教头”。
这些知识,在张亮看来,虽然基础,却体系严谨,直指规则核心。尤其是“农”字科关于空间折叠的初步理念,让他大开眼界,这与他所知的储物法宝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侧重于对固定空间的“延展”而非“收纳”,思路独特。
他凭借远超常人的精神力(虽然无法直接引动弦律,但感知和推演能力极强)和来自不同世界的知识底蕴,往往能举一反三,理解得比墙内那些正式学生还要深刻。彩琴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常常来问他,张亮总能深入浅出地帮她分析原理,让她茅塞顿开。在彩琴心中,这位“失忆”的张大哥,越来越像一个无所不知的“隐士高人”。
这一日,阳光明媚,墙内传来一阵骚动。似乎是学区来了位大人物巡视,一年级的实践课老师,一位姓苏的年轻女教员,正有些紧张地组织学生们展示最近的学习成果——一种名为“润土诀”的初级弦律,用于均匀湿润一小块土壤,是灌溉技术的基础。
然而,或许是紧张,或许是掌握不熟,被点名的几个学生施展起来都磕磕绊绊。有的只能让土壤表面微微湿润,有的则控制不好力度,把泥土冲得四处飞溅,还有的干脆失败了,引得巡视的那位面容严肃的中年人微微蹙眉。
苏老师急得额头冒汗,连连鼓励,目光在学生们中间扫视,希望能有个争气的。
就在这时,墙外的张亮,正低声给彩琴讲解这“润土诀”的关键:“……关键在于对‘水汽弦’的感知和均匀引导,不能只靠蛮力拉扯,要像用梳子梳理头发一样,让水分子自然渗透……”
他的声音虽低,但在场之人,包括那位巡视的中年人,似乎都非普通角色,耳力极佳。那中年人目光如电,倏地转向墙外!
苏老师也听到了,她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墙外那人的讲解,虽然用语奇特(“水分子”他们听不懂,但“均匀引导”、“自然渗透”的意思很清晰),却直指“润土诀”的精髓,甚至比教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