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略之调整(1 / 3)

三国鏖战录 海江洋 2617 字 2021-05-04

陈培之的想法和宋柯所想不谋而合。

随之游戏的持续,宋柯忽然发现,“望十”的愿望越来越接近实现了。

陈培之说得没错,钱粮的贸易,宋柯纯属惯性操作。看见两地的粮价分别是7和3,忍不住就变卖运输过去。他现在的资源极为雄厚,运输钱粮都是满格的,粮食一次运送50万,钱约10万。本越大,攒的便越多,所以短短一年功夫,粮食便就从100万到了400万水平。

至于部队一分为二的设想,原本宋柯的“望十”计划,就是出征三年后成立第二支部队的。现在是199年9月1日,从197年6月1日算起的话,时间过去了两年过三个月。他认为,自己用三个季度的时间征兵,调整好将领,完全可以在200年6月1日也就是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二支部队的组建工作。

接下来,正如陈培之分析的,每个方向八座城,两支部队只要四年便可攻克,算下来,十年攻关是完全可能的了。

宋柯停下游戏,对着地图又陷入了沉思。

他必须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计划。

一、东南方向。

寿春顶住孙策庐江和建业两个城市的狂轰滥炸,极大消耗了孙策的实力,两地兵力已直线下降。庐江由当初的10万人降至二万人不到,建业也不足两万。

而宋柯的寿春虽然也有些损失,但那是微小的。行动力有剩余的时候,寿春便会征兵,逐渐的,兵力不断上升,从当初的26000多人上升到了接近4万。而且各项资源从陈留补充过来以后,兵粮约50万,钱2万5千,各种兵器均有将近3万,霹雳车2台。

还有,预见到马上要进入水战,宋柯在寿春刚刚打下来的时候,就建设了造船厂,培养何仪学习特技造船。目前已经造好了5艘门舰。

有了这5艘门舰,宋柯有妙计攻打沿江的四座城池庐江、建业、柴桑、江夏。

至于东南方向剩下的四座城池吴、会稽、长沙、桂阳,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宋柯决定作出调整。

吴、会稽这两座城市,在东南方的角落,由王朗占据。往常,这两座城市都是被孙策建业的部队攻陷的,现在建业的兵都来了打寿春,王朗便无人干扰了。

王朗属于弱小势力,宋柯准备在寿春征好兵后,调几支部队把这两座城灭了。这些部队就算是东南军的第二支部队吧。

东南军计划下还有长沙、桂阳这两座城市。它们与西南军的武陵、零陵地理位置相连,即所谓的荆南四郡,适合一起攻打。派一支军去打的话,正好是四座城,符合后面阶段每支部队打四座城的假定。所以这四座城,应当考虑由同一支部队完成占领的任务。

目前西南军已经占领江陵。由江陵出兵打武陵、零陵、桂阳、长沙,正好依次而行,地理位置十分便利。所以,宋柯决定,现在的西南军,将专打这四座城。

这样一来,东南方向的城池都有了落实。

二、西南方向

西南军比较弱。西南军的主力抽去攻打荆南四郡以后,刘璋的六座城谁来打?对此宋柯胸有成竹。他将以刘关张为蓝本成立西南军第二军,再增加几个攻城的将领以及部分文官就行了。

西南第二军将从江陵出发,依次攻打永安、江州、建宁、云南,也是四座城。

刘璋的另外两座城梓潼和成都,将有魏延的西北军负责。

西北军的任务比较轻松,偏偏早早就拿下了上庸和汉中。现在驻扎在汉中,攻打梓潼、成都正好顺路。西北军是最弱的一支部队,宋柯后续将适当加强。

三、西北方向

西南的梓潼、成都划归西北军后,西北军自己的城池怎么办?

好办。西北军原定的六座城池,上庸和汉中已经占领。汉中防御西北马腾或者李傕的攻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