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诸葛亮的刀法(1 / 2)

就在泰山郡谣言满天飞,人心惶惶的时候。

年方十岁的诸葛亮闪亮登场,向世人展现了他那神乎其技的刀法。

林朝交给他的第二刀任务,诸葛亮砍得很有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

一时间,竟然连流言都差点遏制住了。

经过之前一些列的准备工作,诸葛亮充分学习了自家老师稳妥的行事作风, 等到张绣率麾下两千人突然杀出,完全控制住了南城县后,诸葛亮才轻摇折扇,翩然而至。

不得不说,虽然生平第一次拿羽扇是被林朝强行逼迫,用以满足自己的恶趣味。但后来摇着摇着,诸葛亮居然上瘾了, 以至于每逢大事的时候, 手里不拿着一把羽扇就浑身不自在。

而后林朝便发明出了折扇, 诸葛亮更加欲罢不能,乞求老师赐自己一把。

林朝看了看故作乖巧的徒弟,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随后狠狠拒绝了诸葛亮的请求。

无奈,诸葛亮只能通过未来的大姐夫,也就是从郭嘉手中,才勉强拿到了一把。

从此之后,诸葛亮便对这把折扇爱不释手,虽然不敢在老师面前显摆,但老师不在时,他那把折扇的确是片刻不离手。

嗯,如果上面不是有老师亲笔题字就更好了!

人丑而不自知,大概说得就是林朝这种人。

折扇这玩意,一直是甄氏为林朝生产,舍此之外, 别无分号。但白花花一片的折扇自然不好看,可林朝琴棋书画,无一精通,便只能在上面写一些名言警句,聊以自慰。

嗯……瞬间就有了一股浓浓的鸡汤味。

当然,以林监军的行事风格,自然不可能全是鸡汤,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甚至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内容。

比如诸葛亮手中这把折扇,上面却是一句诗词,正面为:

人生长恨水长东。

诸葛孔明?

羊衜听到诸葛亮的名号后,微微一愣,便想起了昔日泰山郡丞诸葛珪。羊衜之父与诸葛珪也有过数面之缘,虽然谈不上关系多好,但羊衜也听说过诸葛珪长子诸葛瑾的名字。

至于诸葛亮……彼时诸葛亮年岁尚小,所以他并不知道。

“敢问诸葛小先生,如今身居何职,为何唤我等前来?”

既然没听说过,那就再探探这小娃娃的底。

看你小小年纪,绝对不至于是什么高官。若是以一介白身召唤我等,就算你手中有兵,我们也不奉陪。

诸葛亮笑答道:“在下虽年幼德薄,但承蒙主公不弃,现添为内府从事。”

什么,内府从事!

可他看上去最多只有十岁啊!

刘太尉此举,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吧!

霎时间羊衜面色巨变,脸上表情极为精彩。

今年徐州会议上,林朝提议设立内府,用以掌管一州政事,这羊衜是知道的。

简而言之,现在的徐州,大小政事都是内府商议裁决,除非特别重大的事情,才会上报林朝,上报刘备。

再看内府成员,府令荀彧自不必说,王佐之才不是吹出来的。

田丰一直是徐州的大管家,这几年虽功劳不显,但所有人都知道少了这个铁头娃可不行。

荀彧之弟荀谌,兼任大中正,负责一州官员升迁大权,其人既善军谋,又能理政,而且还是目前徐州阵营战斗力最高的喷子。

最后是崔琰,师从大儒郑玄,其人清正刚直,是个道德君子,也负责监察徐州百官。

毫不夸张的说,这四人哪一位都是不世之才。

可眼前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娃娃,有什么资格与他们并列?

羊衜不仅想不明白,更是对刘备的用人之道有了一丝怀疑。

诸葛亮大概是看出了羊衜的疑惑,遂淡淡笑道:“古有甘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