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砍人,某是专业的(2 / 3)

犹豫,就知道他是拉不下面子,所以马上站出来帮腔,果不其然立即取得了袁绍的认同。

毕竟出身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袁绍对脸可是很看重的,同时对自己的实力也非常有自信。

无非再等三日而已,反正眼下我大军兵临城下,谅他林子熙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好,便依子远所言,再许林子煦三日时间考虑,若三日后还不归降,某便立即攻城,望他莫要自误!”

袁绍终究不傻,生怕林夕来个三日之后又三日,所以这次在言语中给自己上了个保险。

眼看袁绍又给了林夕三日的时间,辛评本想劝阻,却被弟弟辛毗一把拉住。然后辛评就看到弟弟冲自己摇了摇头,遂只得叹息一声,就此作罢。

袁绍的回信传至鲁县城中后,沮授阅后当即仰天大笑。

“可笑袁本初祖上四世三公,其人却如此优柔寡断,败亡之日不远矣!”

旁边刘备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开口问道:“公与,不过又争取了三日时间而已,仅能将鲁县百姓撤走,你为何如此高兴。”

见刘备发问,沮授连忙收敛了笑容,解释道:“主公,正所谓君子虑远,见微知着。有时候差之毫厘,却是谬之千里。如今咱们明摆着要拖延时间,他袁本初却还是答应了,以小观大,其人不过庸碌之人,在下以为此战不足虑也!”

沮授这一番话不仅能鼓舞士气,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测算方式。

面对今日这种场景,袁绍犹犹豫豫,那就代表将来某种紧急时刻,袁绍一样会犹豫不决,从而错失良机。

刘备一听,不禁瞪大了眼睛。

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的吗!

不行,某可不能表露出来,不然怕是会被人耻笑。

想着,刘备便大笑附和道:“公与所言甚是,袁本初之徒,不足虑也!”

林夕开口开口问道:“先生,如今又拖延了三日的时间,咱们该如何利用。下次再用同样的借口,怕是不管用了。”

“自然要好生利用,不过也没有下次了”沮授挥舞着手中折扇,笑道,“子煦,现在城中百姓还有多少未曾迁徙?”

闻言,林夕微微皱眉道:“先生,经过这几日的时间,城中百姓大半都已经徒迁至泰山郡境内,还有少部分百姓……不愿出城。”

迁徙百姓不难,只要将刀架起来就行。

但在这个故土难归的时代,远行几乎就代表着九死一生,想要让百姓心甘情愿的跟你走,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这也是情理之中,还有两天时间,能迁徙多少是多少。至于剩下的……”沮授叹了口气,摇头笑道,“曹袁二贼扑了个空后,会不会这些百姓痛下杀手,某也是不得而知。”

刘备敏锐得发现了时间这个华点,连忙问道:“公与,袁本初不是答应再给咱们三天的时间考虑吗,你为何却说两天之后?”

“主公,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第三天若是用来迁徙百姓,未免也太可惜了一些。”

沮授笑着答道,只是笑容中多了一丝冷意。

……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

由于此前的三日之约,袁绍并没有派大军将鲁县团团包围起来,为林夕在城中组织迁徙百姓了最佳的条件。

直到第二日傍晚之时,城中百姓已有八成被迁徙出城,由运粮大队长简雍带着后撤至泰山境内。

正如沮授所料,尽管刘备此次开得条件很足,不仅赐下银钱,更是答应免之后五年的田租,可还有小部分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

对此,沮授也是听而任之。

第二日傍晚时分,鲁县府衙中,刘备高坐主位,城中仅有的数位文臣武将皆赫然在列。

而沮授,则是神情肃穆地站在刘备下首,手中不紧不慢的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