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谶纬的精髓(1 / 4)

这个三国很核理第六百一十九章 谶纬的精髓

依照这个时代流行的灾异谶纬论,上天早就被赋予了人格色彩,是整个宇宙的最高主宰。

而天子,便是上天安排在人间的合法统治者。

臣民作乱,便是忤逆天意,天子派兵镇压剿灭,也就成了顺应天意。

若君主妄为,也是忤逆天意,上苍便会降下灾异,意在提醒人间帝王反省。

这一套儒家学说,不仅为帝王铺平了统治世间的法理依据,更是为自己争取到了天意的最终解释权。

自此以后,旱灾、水灾、饥荒、雨雹、甚至是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就都成了灾异,也都需要儒学传人来解释。

这是一套崇尚意识形态的玄学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早已深入人心。

而今天在泰山之巅这个特殊的地方,竟然挖到了一块刻有谶纬的石碑,这种情况甚至比灾异本身更值得在意。

如果说灾异是上苍示警,那谶纬便是上天安排好的既定路线,无可更改。

关于这点是真是假,后世有不同的看法,但历史上应验的事情的确有不少,所以这个时代人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当石碑上的字迹全部显现之后,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看到最后那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时,刘备当场冷汗就下来了!

这八个字的含义自不必多说,乃是当年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打造传国玉玺时刻在上面的。

始皇帝认为自己之所以能统一天下,便是上苍让他承载了天命,自然也就能代代相传,这便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而如今这八个字再度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巧合的是,自己这边正在准备建国称王,却马上在泰山顶上发现了这块石碑……

莫非真是天意不成?

刘备沉默半晌后,才向旁边满脸震撼的郭嘉开口问道:“奉孝……此碑文……何解?”

其实看到石碑上的字后,郭嘉心中的震撼可不比刘备少多少。

他知道林朝在这埋了一块碑,也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他可不知道碑文的内容。

子初,你这次玩得有点大啊!

“奉孝,奉孝……”

刘备又唤了两声,郭嘉这才回过神来,拱手道:“主公,方才嘉为碑文所震,一时走了神,还请主公恕罪。”

“无碍,某想知道此碑文究竟是何意?”

郭嘉迟疑了片刻后,才斟酌着说道:“主公,从碑文上来看,乃是六句谶言。至于作何解释,嘉才疏学浅,却是不能破解。”

见一贯自信满满的郭嘉也束手无策,刘备顿时皱起了眉头。

郭嘉却又拱手道:“主公,谶纬一道高深晦涩,莫说嘉不能解,就算放眼天下,能解此碑文者也不过双手之数。”

“我徐州可有人能此解?”

“自然是有的。”郭嘉答道。

“何人?”

郭嘉笑道:“子初之师郑公,蔡中郎,主公之师卢公,此三人皆当世大儒,浸淫经学数十载,应该能解此碑文。”

作为现如今徐州学问最高的三人,郑玄、卢植、蔡邕能解谶纬之言,倒也在情理之中。

闻言,刘备先是点了点头,继而便一挥手令周围士卒退下,然后才对郭嘉低声道:

“奉孝,这谶纬之言……到底可信否?”

郭嘉满脸惊讶道:“主公竟不信谶纬之言?”

刘备摇摇头道:“子初曾有言,民心即天意,某未见谶言成事,自是心有疑虑。”

大概是跟林朝在一起待得久了,刘备也学会了遇事先质疑的习惯。一时间,倒把郭嘉弄得无言以对。

此时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贾诩忽然开口笑道:“主公岂不闻,昔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