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吕宋总督回京】(2 / 3)

王梓钧 33 字 2022-06-13

。这样就会在殖民地,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被逼着爆发起义,总督能够镇压,受益的是大地主,百姓跟朝廷离心离德。总督不能够镇压,那么殖民地起义成功,受益的还是大地主。大地主会引导舆论,给朝廷泼脏水,然后趁机夺取起义果实,大地主成为殖民地独立后的实际统治者。

郑国忠开始汇报工作情况:

“臣在吕宋履任的第一年,主要是汉民登记落户,确认土地的归属权。西班牙人留下的土地很多,每个汉民都能分到土地。就连一些立功的土著,也能分到部分土地。第一年,没有任何收益,驻扎吕宋的三千大同军,军费也要朝廷来承担。”

“第二年,田赋和商税已有结余,特别是港口关税进项颇多。大同军的军费,还有吕宋官员的俸禄,已经可以自行承担。”

“第三年,税收变得更多,臣开始组织扩建港口,开始增加吕宋的学校数量。”

“第四年,臣开始组织人手修路,鼓励地主开挖水渠。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一万两。”

“第五年,福建来的自发移民颇多,这些福建移民,既在老家有户籍,也在吕宋有临时户籍。臣建议增设两个县,并开始教化附近的土著。总督府拨发银两,雇佣读书人教导土著孩童读书,还雇佣汉人农民,教导土著耕种技术。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三万两。”

“第六年,马尼拉周边的邦板牙人,全部放弃耶教,改信道教的妈祖。至今,已有2000多邦板牙人,学会了简单汉话,在官府登记归化为汉人。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十一万两。”

“第七年,臣调遣驻扎吕宋的大同军,出兵八百,帮助吕宋岛北部的伊富高人作战,有六个伊富高部落拥护官府,并同意官府在其部落建立学校。这些伊富高人,懂得开辟梯田,还懂得水利灌溉,水稻的产量极高。另外,吕宋岛中部也有三个部落,由于跟汉人接触上百年之久,他们亲近汉人,也学会了种粮食,许多土著甚至会说福建话,这三个部落全部服从官府治理。”

“今年,臣运回了二十四万两税银,还有许多吕宋的特产。有珍珠、玳瑁、香料、珊瑚等等。”

那么大的吕宋岛,治理七年,总共才运回税银39万两白银。

相比于西班牙殖民政府,说实话有点太少了。

但好在逐年倍增,仅第七年的税银,就有24万两之多,今后肯定还能增涨。并且,吕宋各级官员,驻扎吕宋的大同军,俸禄和军饷都是吕宋自行承担,不需要朝廷再输血过去。

另外,郑国忠治理殖民地,明显跟西班牙不一样。

不管是对吕宋土著,还是对吕宋的汉人,西班牙总督都是疯狂盘剥,只要还没压榨到死,就继续往死里压榨!

而郑国忠呢?

大部分时间,都在建设港口,修建道路,修建水利,推广教化,传播农耕技术……官府跟土著的关系,明显大为改善。不用整天防备土著,不用隔三差五打仗,军费开支远远低于西班牙。

西班牙在吕宋建的学校,全是传教士出面,带着军队打下一块。传教士成为那里最大的地主,抓捕土著当奴隶,接着在村子里建学校。而郑国忠建学校,直接建到土著部落里,雇佣读书人去土著部落当老师。

郑国忠根本不是去搞殖民的,而是把吕宋岛的土著,当成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完全把殖民地视为本土来治理!

这是中国官员的传统思维,已经刻在骨子里,已经融入血液中,很难去转变过来。

郑国忠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请。”

赵瀚说道:“但讲无妨。”

郑国忠说:“与官府为善的吕宋土著部落,其首领子女,可在金陵大学免费读书。而且来往的花费,读书期间的费用,皆由吕宋官府承担。这些部落首领的子女,一旦见识了天朝繁华,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