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死伤枕籍(1 / 4)

一架架低空轰炸机从海滩上空掠过,他们因为高度足够低,精准的将炸弹投放到空旷的海滩上,将海滩中的地雷接二连三的引爆排除!

这是舰炮之后的精准排雷!

很快,零散的防空炮开火,这些低空飞行的大西洋同盟轰炸机很快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因为他们的飞行速度并不快,很容易就会被雅利安帝国的88毫米防空炮打下来。

不过,财大气粗的大西洋同盟军根本不在乎这点损失,那几个防空火力点暴露后,立刻遭到了又一轮来自舰炮的洗地式轰击!

并且这一次大西洋同盟还使用了刚刚被研制出来不久的钻地时炸弹!

一座座埋藏起来的防空火力点,就这么被接二连三的送上了天……

好在,因为防空炮兵是技术兵种,所以防空炮并不是动员兵操控的,而是原本留在这里的雅利安帝国士兵操控。

包括那些岸防重炮在内,都是雅利安帝国炮兵在操控。

动员兵接手的装备主要是机枪等自动武器,以及迫击炮、铁拳火箭筒等。

不多的防空火力点被拔除后,又一轮低空轰炸机飞了过来,继续低空轰炸海滩排雷!

还真是够奢侈的!

一名动员兵军官趴在地堡的观察孔里,看着沙滩上接连爆炸掀起来的沙尘,喃喃自语道:“敌我双方的火力差距太大了。

那些雅利安军官隐瞒了大西洋同盟军的真正实力!

难怪雅利安帝国军方内部,对战争的形势都不看好……”

显而易见的,这个被系统标注的2号世界的局势,比李长青原生世界二战历史期间,双方的国力差距大得多。

甚至超出了数个层次。

二号世界中,放眼望去,雅利安帝国没有一个平级的盟友,欧洲的那些小国虽然名义上是雅利安帝国的盟友,实际上就是仆从国而已。

除了基础物资和兵源外,在工业能力上没有什么助益。

反观大西洋同盟一方,除了欧洲之外的地区,全都是他们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工业产区。

不仅仅是美洲大陆,亚洲也全都是大西洋同盟和东部白熊联邦共和国的势力范围。

雅利安帝国的势力圈子,往东最远也就到小亚细亚地区的西部边界处。

伊斯坦布尔海峡就是双方的天然交界点。

当然,南欧和巴尔干半岛对雅利安帝国属于仆从国区域,没多少工业设施,还多山多林,遍地都是雅利安帝国的追随者,打下来难度大,还不会对雅利安帝国的实力削弱多少。

这就是为何大西洋同盟选择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雅利安帝国在高卢共和国的支持率,根本没办法跟他们在巴尔干半岛的支持率相提并论。

大西洋同盟军登陆诺曼底后,只需要打败高卢战区的雅利安军队,就能轻松解放高卢全境。

如果大西洋同盟军选择在巴尔干半岛登陆,面对的最大敌人不是雅利安军队,而是当地的仆从国军队和反对他们的民意!

巴尔干各国民众可都是将雅利安帝国看做解放者。

这不是宣传的结果,而是雅利安帝国在前期扩张的时候,确实赶跑了巴尔干地区的殖民国家。

在战争中民意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现在的高卢战区海防线后方的秩序崩塌,有很大的功劳得益于高卢游击队的帮忙。

甚至很多高卢家庭看到空降兵后,热情的招待他们,为他们免费热腾腾的食物。

更有甚者,还有高卢青年主动要加入他们,一起打雅利安鬼子……

那些高卢本地人组成的伪军和警察,面对大西洋同盟军的空降兵更是不堪一击,连续出现成建制倒戈投降的现象。

奥马哈海防线的动员兵们不知道,他们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