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会攻麻城(1)(1 / 3)

就在李安国在梅家大屋练兵的时候,周文江、明承祖等人又在黄安、德安府、承天府、黄州府联络了五万多人,搞得李安国头都大了,这可是比历史上会攻麻城的人还多啊。

这明承祖确实是一个里长,不过去年正好轮到他押粮去扬州,弄得倾家荡产,最后一气之下便与周文江两人组织了里人会。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里面还有许多身家不菲的人物?”,李安国盯着周文江问道。

现在周文江已经成了后营以及后勤辎重的首领,还是李安国的首席幕僚,由于李安国的插入,周文江碰到张献忠的机会已经很小了——除非他主动投靠。

“总管,这黄安的人马都是事先联络好的,至于这承天府和黄州府的……”

李安国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其中必有蹊跷,这承天府可是闯王的地盘,黄州府……,难道八大王已经杀过来了?

周文江看了李安国一眼,小心翼翼地说道“总管,承天府的闯营大将白旺到处催粮、逼粮,家里稍有余财的都不放过,黄州府的黄梅、广济、蕲州已被八大王占领,正在向黄州挺进……,周围的人听说麻城这边的义军只向大户动手,又不杀人,所以……”

李安国一听就明白了,这两路人马可不像自己,特别是闯营那边,目前正是催逼钱粮的高潮时节,这白旺又是本地人士,哪家有粮自然是门清。

“可我们的粮食也不多啊,如何养的了这许多人?”

“总管,得赶紧攻打麻城了,麻城大家云集,我等在梅家大屋练兵,彼等肯定知晓,家里的钱粮肯定都放到县城了”

“嗯,也只有如此了”

大明崇祯十六年三月十日,李安国在梅家大屋练兵半月后,亲提两千骑兵、一千步军,加上五千新兵、两万青壮浩浩荡荡开往麻城,他在梅家大屋留下了一千骑兵,由李三才统领,加上几万民众,梅家大屋依然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令李安国没想到的是,他窝在梅家大屋练兵,没有及时出击麻城,倒给了麻城周边各大家族的喘息机会,锁口河刘家、周家以及县城附近山区各乡镇的大家族纷纷搬到了县城,随同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大量的人丁和钱粮。

到李安国正式出兵时,县城已经有了上万的正兵,还有一万随时待命的青壮,几与李安国能作战的人马仿佛。

一路上,不断有消息从麻城方向传来,这其中自然是周文江、汤志等人的功劳,麻城的守军虽多,大多数还是各大家族的奴仆和佃户,这些人也不可能一门心思跟着他们走。

再说了,西有李自成,南有张献忠,两支赫赫有名的贼军在侧,他们的人就算太多,也不会不胆战心惊——麻城再坚固也就是一个县城,还能盖过襄阳、、洛阳、开封去?

不过一路上李安国却在想另外一件事,历史上的里人会、直道会一共五万七千人进攻只有区区几千人驻守的麻城一个月也没打下来,最后还是张献忠亲率大军北上才得以攻克,但具体如何攻克的却没有细说,而城里实际上的首脑李长庚却在明亡后才死,明摆着并没有难为他。

难道是城里的人主动投降的?

如果他们真正愿意投降那倒是一件好事,自己真正能打的也就是那两千骑兵、一千步军,剩下的实在指望不上,也就是壮壮声势。

麻城在大山南侧,南边又被举水包围着,城池规模比罗田县大一倍,都够得上直属州的规模了。

县城附近的举水上有两座木桥,现在已经被县城的团练拆毁了。不过举水上的桥梁还有几座,李安国带着大军从县城西南边一座木桥过了河,在出发后的第二日抵达麻城城下。

看着城头上密密麻麻的守军,李安国眉头一皱,不过当他看到这些守军服色驳杂、旗号各异时,不禁心里一动。

他下令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