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精明的黑米(2 / 2)

救世我是专业的 炎康 3796 字 2021-04-11

同,具体是什么我们研究不出来,毕竟,我们根本没有接触过材料学。

所以,这东西你给我们仿制根本仿制不出来,你得首先让材料学的研究员把原材料研究出来,有了原材料,并且能将原材料进行量产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进行仿制!”

自主研究室里面的首席研究员一点也不憱,不说电池本来就不是他们的研究专项,就算电池是他们的研究专项,那他们也是研究如何在现有材料基础上进行研发,而不是去创造新材料。

创造新材料是材料学的知识!

“运用了新材料,可是我在专利局档案中没看到新专利申请啊,对了,高能电子也没有专利,难道那个崔老板根本没有申请专利?

该死的,真是鸡贼的很!

看来,暂时也只能从他那边买高价电池了!”

戴耀明一听到新材料,就知道短时间内肯定没希望仿制出来。

因为,新材料的仿制历来都是比较难的事,更何况还要从仿制过渡到量产,那就更不简单了。

就拿石墨烯打比方,石墨烯最开始研究出来的时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可是到目前为止,即便已经能够进行量产,但是量产的规模依旧比较小,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量产。

华耀都没办法进行仿制,更何况其他手机公司。

那个挖了崔明两个机械工程师的就是诺亚手机公司,可惜他们公司直到把两个工程师挖了过去,才从研究室那边知道高能电池的核心在于新材料,而不在于生产线。

这时候,他们也只能赶紧把那两个机械工程师安置到偏远些的地方,不让他们露头,不然万一被龙猫电池厂那边知道人是他们公司挖走的,不卖给他们电池可怎么办?

至于黑米公司,黑米公司就要爽快多了,反正他们已经预定了一千万块更薄小的电池了,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专门去研究电池,而是直接研发制作更加轻薄的手机,准备抢在其他两家公司前面发布。

不得不说,黑米公司的总裁才是最精明的。

因为,他们就算能够仿制出电池,那么,从仿制到量产,再到流水线生产,中间肯定是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的,这个过程至少也得以半年为期,甚至可能更长。

可是,人家电池厂那边一两个月就能发货,还有更加轻薄、微小的电池出售,那为什么不直接先买一批,抢占市场再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