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2 / 3)

汉皇刘备 青牛道人 4603 字 2019-11-08

甘二叔记住了,我才放心!”甘家已经完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他才不会把这等人放在心上呢。

刘备看看甘府前院已经被砸了个稀巴烂,满地狼藉,满意的点点头,心想可以打完收工了。便止住族人,出了甘府,便欲投官。

此事至此,已经闹得满城皆知,官府已派了人来。刘备没有走出多远,便见涿令、丞以及县尉三人在前率了县兵而来。刘备便立于道侧,见诸官近,便下拜曰“诸公,甘氏辱我母,至今家母仍卧床不起,小子不孝,今特来报仇。如今仇怨已了,愿任诸公处置,此事小子一人所为,望莫牵连我族人。”

刘恪一听哪里肯干,忙跳出来喊道“涿令,要抓抓我,莫抓我五哥!”

刘恭一呲牙,这两混账东西,便撩衣拜道“涿令,此二儿郎,一为我子,一为我侄,今日行事鲁莽、言语无状,乃我之过也。望涿令怜他二人年幼无知,今日可囚我,莫为难他二人!”

刘备回首道“叔父!”

刘恪带着哭腔喊道“阿爹!”

这时便有小吏在涿令等人耳边说明情况。涿令等人一边听一边点头。此时情况又变,众刘氏族人忽地齐刷刷拜伏于地,齐道“今日之事,皆全在我等,涿令可罪我等,恳请涿令莫为难五郎和十一郎!”

刘备这时心里已经感动得哗啦啦的了。他出门便欲投官,便是想主动自首,他占据大义打了人,然后还主动自首,人家下意识的就会认为刘备占理,是弱势方,是个好孩子,然后再让叔父刘恭到县城中搅起舆论以援之。这样的话就算涿县的官员再与甘家有旧,也不敢为难他。搞不好就当场无罪释放不予追究了。

谁知道刘恪这个二愣子就这样跳了出来,接着叔父脑袋一热也跳了出来,然后就地上跪伏了一片。情况完全脱离了刘备的想象。但家族的温情也让他激动。不过如此也好,法不责众,刘备就不信涿令有勇气把刘家人全抓起来。全抓起来你关哪?搞不好民间的游侠义士脑袋一冲动,给你来场民变就完了。刘备可是非常的相信此时官员的政治智慧的。

果然,涿令面色变幻,长吟不语。他也觉得这事棘手了。其实涿令可以依阳球故事,当众夸赞刘备一番,再骂甘家一顿,如此事情解决了,他还能落得个好名声。关键是一是他与甘琪相熟,故旧家中被打个稀烂,他这个父母官不闻不问实在是说不过去。二是他这个官儿做得实在是太悲催了。涿县是涿郡的郡治,这城中,他还有上级在呢,郡太守这个二千石的高官就不说了,郡丞、郡尉理论上都是他的上级。他要是这样处理了,上官不高兴怎么办?他不是怕上级,而是同处一城中,他怕麻烦,当官的,麻烦越少越好。(后世的京城市委书记一定没有其他直辖市的市委书记爽,政治地位虽然一样,但架不住京城的头上大佬太多,实在不如其他的各在一方当土皇帝,哈哈。)

其时,涿令和县尉都已经换人,只有陈县丞依然是故人。陈县丞与简雍之父相识,当年刘备折了花二的面子,也算是间接给当时和张县尉争权的陈县丞出了口气。于是陈县丞便道“王兄,此子少年既有孝行,而后师从卢子干,郑康成,有格物新论,颇为知名。此次乃甘令理屈,观之者众,莫可奈何。王兄今日若将此子投之于大狱,只怕难堵众人悠悠之口,不若请太守来处理,如何?”

陈县丞也不安好心,给王县令挖了个坑。一个小小的群体事件你都处理不好还要惊动太守,太守能对你有什么好印象?只怕你的治政能力在他心中要打个折扣吧?唉,县令轮流做,何时到我家啊?这狗屁县丞一坐就是小十年,也该轮到我了吧?陈县丞满腹怨气的想道。

王县令一时间哪里想得到平时极为相得的陈县丞心里那么阴暗。他第一次掌一县之印做父母官,实在是缺乏经验,现在被跪了一地的刘家人所迫,众目睽睽之下正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