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不陪你玩儿了(2 / 3)

命都没了。

从求生欲望这一点儿上来说,川军第43军第152团的这帮老兵油子们别说在国内是翘楚,就是把对面的第六师团的兵都算上,也是顶尖的。别看他们枪法没有日军这个号称“地表最强师团”的士兵们准,个人装备更是差得不可以道里计,但论作战经验,第六师团的官兵们拍马也是赶不上他们的。

从1912年开始,川省里就打成一锅粥,不是今天你打我,就是明天我打你,战火一直打到1935甚至1936,可以说,川军除了那些新兵蛋子从上到下都是打“打群架”给磨炼出来的。而第六师团呢,打过几仗?也就是在华北不疼不痒的打了几个小仗,如果说他们打过仗,那还得追溯到几十年以前去。

说实在话,如果把第43军军装备上和第六师团一样的重火炮,人数扩编成差不多,别说巷战,就是野战,第六师团也占不了太多便宜。这种情况甚至能扩展到中国的战场,中国不是老兵不够多打不赢日军,而是重火力实在太差,老兵再精锐,也顶不住大炮不停轰啊!

中国老兵越打越少,日军的老兵却越打越多,加上重武器又犀利,这也是卫国战争的头两年所有大型会战一再失利的最大原因。而到了相持阶段以后,中国的新兵变成老兵,日军的老兵却不是战死就是调往了太平洋战场和美国牛仔死磕,再加上日本物资逐渐枯竭,甲种师团不够就来乙种,乙种再不够了就来丙种,丙种还不行就拿丁种来凑,装备变差,新兵变多,日本人不输才是怪了。到了未来七年后,雪峰山会战参战双方投入兵力不过十余万,而日军一战就伤亡两万余已经说明他们其实已经虚弱不堪了。

川军老兵们丰富的作战经验帮了大忙,一阵漫无目的的浪射直接减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等他们抵达进100米的区域时,位于战壕内的所有官兵已经到位,重机枪开始怒吼,迫击炮开始攻击,基本上又回到先前的态势。

再往前来几十米,就看着又要挨中国人的手榴弹了。日军又开始迟疑,进攻步伐更缓慢了。

对面的中国人,真是八嘎的硬啊!这一切,差点儿让久保昌盛咬碎了自个儿的后槽牙,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拿起电话对第6炮兵联队那边怒吼“八嘎!炮火不要停,哥们儿要硬上的。”

当然了,那样喊话的结果,他会被狂暴的谷寿夫一刀给活劈了的。大日本帝国陆军可没将步炮协同练到100米到50米的程度,他敢那样做,最少会有一半步兵不是因为中国人的枪弹死亡,而是玉碎与自家的炮弹之下,哪怕是最疯狂的指挥官也不会如此做。

不能做,那就只能撤了,继续玩儿虚虚实实那一套,反正主动权在他这儿,别看中国人这次应对的不错,但他们只要出一次错,就是灭顶之灾。日本陆军少佐决定利用长夜漫漫和这帮死硬死硬的中国人耗上,反正等到天亮,就算飞机不能起飞,已经完落入炮兵观测手视野中的中国阵地会被重炮和即将赶来支援的驱逐舰重炮轰击,他可不相信中国人还能在这种程度的炮击下活命。

你别说,突然不急于进攻,反而用磨洋工,一会儿攻一会儿不攻这一招的久保昌盛却是正好打在152团的命门上。

连续被日军火炮来来回回炮击并要专注于日军步兵随时抽冷子进攻的解固基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焦急之色,他率领152团来这儿,可不是要在这儿和鬼子玩儿命,而是迟缓他们进攻并尽量多宰点儿,但若是被鬼子这样缠上,等到天亮,那可就是不想玩命也得玩命了,甚至,连玩命的机会有可能都没有。

别看现在天气不好,但明天一旦不下雨,日军的轰炸机起飞,几颗甚至十几颗航弹丢下来,152团就算有撤退的战壕,恐怕一大半都得丢在这儿。

还好,时针此时已经指向9时,陆军中将的询问战况的电报一来,解固基迅速将此时战况汇报。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