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去年秋收后政务府屯务部的统计,这些早期开垦的土地产出的粮食颗粒饱满,口感极佳,和南部山谷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产量相比,整整翻了一倍。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亚特发明的沤肥法。再加上屯务部推广的那些让领民们还不太理解的种植方法,让这些初期开垦的土地获得了大丰收。
随着沤肥法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领民开始接受这种方式。现在除了山谷北部的部分庄园里肥沃的土地用不着这种方式,从北边蒂涅茨的贫瘠之地到南关军堡附近的湖泊地都开始使用这种能让粮食产量翻倍的耕作方法。
此外,山谷铁器工坊根据亚特留下的图纸打造出了一种可以借助耕牛开垦土地的曲辕犁。有了这种高效的农耕用具,屯务部的开垦效率翻了数倍。
随着越来越多的领民通过招募的方式来到威尔斯省,让这里原本的大块荒地变成了连片的沃野。
随着威尔斯省的重心从山谷木堡逐步转移到更南边的谷间地,原本位于木堡的政务府也一同向南迁移。但为了便于管理,屯务部和营造部留下了部分吏员,负责木堡周边的相关事宜。
…………
山谷木堡以南,谷间地。
随着春耕的到来,在家中闲了数月的谷间地居民纷纷扛起家中的农具,朝自家的耕地走去。
得益于初期开垦对诸多方面的考虑,谷间地虽然受制于山谷河流地形的影响,但这里现在却成了山谷领地主要的产粮区。据政务府统计,去年谷间地生产的小麦等粮食作物占了整个山谷领地的一半有余。
河流沿岸经过数年来的开垦和治理,足以用“良田”二字来概括。
经过政务府统一规划,谷间地的耕地可谓是阡陌交通,有条有理。为了便于管理,政务府决定对谷间地的耕地进行分区种植。
小麦、黑麦和燕麦等粮食作物作为主粮,优先选择那些地形平坦的肥沃土地进行种植。不但方便管理,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割、运输。
食用的蔬菜和根茎类作物则挑选那些较为贫瘠的山脚下进行种植。
苹果、葡萄等水果作物优先选择河流沿岸的陡坡。一方面由于果木对水源的需求较大,种植在河流沿岸便于灌溉。另一方面,果树的根系深深扎进土壤,有利于暴雨季节防止两岸水土的流失。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谷间地原本的居民区在政务府的统一规划下开始沿着原来的区域向周边扩散。但居民区的范围也有着严格的界限划分,即不得占用耕地范围。
另外,为了安置大量人口,政务府屯务部又沿着山谷周边开辟了几处新的定居点,以接纳近期加入威尔斯省的领民。
但定居点的土地并不是免费的。按照政务府的规定,凡是取得建房用地的领民需在政务府的统一安排下以劳役的身份加入土地开垦、道路修建以及工坊建造等事宜。在此期间,政务府会按照市价发放相应薪酬。
即便这样,还是有源源不断的领民加入威尔斯省。对这些无地的流民和失业小市民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加入,政务府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合理应对一系列层出不穷的矛盾,作为政务府主官的库伯将屯务部、营造部以及山谷工坊的管事等高阶吏员召集到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
威尔斯一楼的领主大厅里,虽然此时正值开春的季节,但冬日的余寒仍残留这座条石建成的堡垒里。
领主大厅东侧的墙脚下,壁炉里仍在燃烧的柴火让大厅仍然暖和。
政务府主官库伯身穿一件白色羊皮大袄,坐在靠近上首主位的第一个座位上。只见他缓缓翻开手里那本记录着入冬以来新加入领民数量的统计名单,随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