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招有时间来慢慢整合。
偏偏晋军以很是不可思议的方式攻下楚国都城,楚国那些封君不会找自己的原因,一切的罪过都会扣在国君头上。
楚国本就是一个散装的国家,一旦君位上的人无法服众,真的是得到什么下场都不离奇。
所以是怎么回事?包括子庚在内,楚国的公族封君或异姓贵族,他们有一个算一个,不敢完全排除楚君招死于弑君的可能性。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卫国,列国之人听说卫君被弑,其实第一反应也会是马上相信。
晋国自晋厉公之后,特别是卿位家族全面崛起,哪一天在位之君死得不明不白,一样会让天下人认定就是死于弑君。
基本信了晋国说法的楚国异姓贵族,他们很难再对楚国公族尊重得起来。
那可是公族,国家也有他们的一份,结果在都城遭受攻击的时候弑君?
如果不是楚国的公族封君一直表现得缺乏头脑,还不容易让人相信,偏偏楚国的历史中就不缺脑子有问题的公族封君,搞得晋国宣传楚国公族弑君,连楚国公族本身都愿意相信,别说是楚国的异姓贵族了。
当然了,楚国的异姓贵族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很乐意楚国公族失势,最好楚国能够变成晋国那样的政治格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晋国什么政治格局?看看掌权的人都是谁就知道了。
在晋国那一边,尽管郤氏是公族出身,可是晋国的权力已经不被公族所掌握,乃至于国君都变得好像是虚君,偏偏晋国没有衰弱下去,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强大。
那说明什么?一个国家的公族失势只会让公室变糟,掌权阶层一再接纳新鲜血液在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好。
其实,他们的理解一点没有错。
一个国家的掌权者不能永远是那些人,一旦形成权利固化只会让国家变得腐朽。
晋国是在经受巨变与大难之后,愿意接纳非公族坐上高位。
正好,楚国这一次也受了老大罪,尤其是国难当头有公族弑君,对楚国那些非公族来说,是不是迎来了最好的机会?
事实是什么?楚国的异姓贵族哪怕不互相进行勾结,他们也会产生足够的默契,接下来就是一再贬低公族,让新君畏惧公族,再让公族自行惭愧。
并不止因为公族弑君,所以让许偃缺乏对子庚或公子罢的尊重,应该说他俩很难被看得起。
公子罢的得势不是最近,他在楚共王时期就很活跃,楚军惨败在晋军手里两次,他都要负主要责任。
再来说子庚,不用算上楚君招的身死,仅仅是他担任令尹期间都城陷落,消息被确定之后就应该马上自裁谢罪了。
子庚确实进行过表态,他一定会自裁谢罪,只是恳求众人给予时间来夺回都城。他会在夺回“郢”之后,自己到城门外自裁,再挖坑埋在城门进出口任人践踏。
死后没有陪葬品,还要任人践踏?这可是比死了更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对贵族来讲更是被彻底钉上耻辱柱!
做出那种承诺的子庚没有被逼着马上自杀,可是完成践诺之前也别想获得多少尊重。
“我们现在有能力夺回都城吗?”子庚看到在场的人都在摇头。
公子黑肱很实在地说道:“除非晋军的主力撤走……,要不然我们根本无力夺回。”
“晋军一定会撤走,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子比说道。
公子黑肱和公子比乃是楚君招的弟弟,也就是楚共王的儿子。他俩之前是比较边缘的人物,随着楚君招的死亡,一定会增加政治地位。
明明血统摆在那里,怎么要等作为国君的兄弟死亡,才显示出政治上的份量?
那是作为国君的兄弟活着,他们可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