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小回信时,除了叮嘱他注意身体、遵守纪律外,总会巧妙地用最朴实的语言,将一些修炼中关于凝神静气、感知细微、协调身心的体会融进去,告诉他“干活使巧劲,读书用静心”,或许能帮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那些复杂的知识。

时间缓慢而坚定地流走。七六年的春夏,中国大地波澜涌动,政治气候的变幻即便在这偏远的山村也能感受到一丝异样。

广播里的社论语调愈发高昂,公社组织的学习会次数增多,内容也变得有些令人费解。周小小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因子,但她谨言慎行,只默默做好自己的事,照顾好几亩田地,将更多时间用于内在的修炼和沉淀,对外界的纷扰保持着一份冷静的观察。

秋收过后,天气转凉。周成煜来信说,他们在军校的学习训练也受到了时局的一些影响,增加了不少政治学习内容,但正常的军事训练并未过多耽搁,反而因为临近年底,考核更加频繁严格。他在最近的一次战术综合演练中表现优异,被教官点名表扬,军事理论成绩也有了显着提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随信还寄来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周成煜穿着臃肿的冬训服,头顶棉帽,脸庞瘦削了不少,也黑了不少,但眉宇间的稚气已几乎褪尽,眼神锐利,身姿挺拔,已然有了几分军人的硬朗轮廓。他站在一排同样装束的学员中间,嘴角抿着一丝坚毅的弧度。

周小小拿着照片看了许久,指尖轻轻拂过弟弟明显成熟了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那个曾经在山林里疯跑、需要她保护的少年,正在风雨和磨砺中,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她知道,山林中那次偶然的发现,如同投入命运长河的一颗石子,荡开的涟漪远未平息。弟弟的命运轨迹已被清晰地改变,而她自己,在这看似平淡的乡村岁月里,也在进行着一场寂静而深刻的蜕变。她有一种预感,当弟弟学成归来,或者当她自己突破眼前的瓶颈之时,他们的生活,或许又将迎来新的波澜。而现在,她只需安然于这片土地,等待,并积累着。

七七年开春,冰雪消融,土地变得松软。周小小像往年一样,准备着春耕的种子和农具。

村里的广播依旧准时响起,但细心的她发现,广播里的社论语调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前两年的尖锐亢奋,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务实气息。公社组织的学习会上,干部们宣读文件时的神情也不再总是绷得那么紧,偶尔还会提到“抓生产”、“学技术”这样的字眼。

周小小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些变化,心中隐隐有所猜测,但并未宣之于口。她依旧每日进山修炼,打理田地,照顾家中的鸡鸭猪狗。空间里的那几株草药长势愈发喜人,年份和药效远超外界同类,成了她一个小小的秘密宝藏。她偶尔会采摘一点点叶片或根须,研磨成粉,极其谨慎地加入家中的饮水或食物里,潜移默化地改善着父母和自己的体质。父母只觉得近来身子骨越发硬朗,精力充沛,只道是日子平稳,心宽体健,并未多想。

初夏时分,周成煜又寄来一封信。信中说,军校的学习训练异常紧张,他们即将面临一次重要的阶段性考核,关系到后续的专业分流。他在信里难得地流露出一些压力,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斗志。他还提到,最近军校里的政治学习内容似乎有了一些调整,开始更多地强调“现代化”、“科技强军”,教官们督促他们文化课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姐,我好像有点明白你以前说的,‘现代军人更需要聪明头脑’是什么意思了。”他在信中写道,“光靠一股子蛮力,以后可能连装备都操作不明白。我得再加把劲才行。”

周小小回信鼓励他,依旧将一些静心凝神、提升专注力的细微体会化入家常话语中。她还特意将空间里一株长势最好的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