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顽抗者的末路(1 / 2)

人群彻底炸了锅。

“什么?自首能降一级?”

“举报还能再降一级?那要是我举报了别人,自己的罪是不是就能轻很多?”

“天哪,这是来真的了!朝廷要严查贪腐了!”

官员们的脸色各异,有惊慌,有侥幸,有犹豫,也有暗自窃喜——那些平日里洁身自好,或是被排挤的小官,眼中燃起了希望。

王有财只觉得天旋地转,他看着高台上神情严肃的周正,又看了看周围或明或暗投向自己的目光,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安稳日子,怕是到头了。

周正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心中了然。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个月,这里将会上演无数的挣扎与抉择。

他走下高台,对王有财道:“王县令,烦请安排一下,本官与同僚就在西侧厢房办公。从今日起,那里便是督察院驻青溪镇点。”

“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王有财失魂落魄地应着。

周正的目光掠过青溪镇的街道,望向远处的田野。他知道,像青溪镇这样的地方,在南陵国还有无数个。他们这些督察院的官员,就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要搅动这潭死水,让那些潜藏在水底的污垢,无所遁形。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却足以让整个南陵国的官场,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动。

而远在京城的萧承煦和陆锦棠,正透过密探传来的消息,关注着全国各地的动静。他们知道,这第一刀砍下去,必然会痛,会流血,但为了南陵的将来,他必须忍,必须狠。

龙椅依旧冰冷,而他的眼神,却比龙椅更寒。整顿之路,才刚刚开始。

……

黑石县,地处南陵国西北,与邻国接壤,隶属甘北,民风彪悍,土地贫瘠。

县令刘彪,是本地豪强出身,靠着捐官得来的职位,在黑石县盘踞了五年。他平日里勾结乡绅,盘剥百姓,将县衙当成了自家的钱库,对上面派来的官员,向来是阳奉阴违。

督察院的两名官员抵达黑石县时,正值刘彪在府中宴请乡绅。

听闻督察院来人,刘彪呷了口酒,满不在乎地对左右道:“什么督察院?不过是来走过场的。打发他们几两银子,让他们赶紧滚蛋。”

下属领命而去,却很快灰头土脸地回来:“老爷,那两个官油盐不进,说要立刻召集全县官员,宣读什么惩罚制度,还说要在县衙设驻点。”

刘彪眉头一皱,将酒杯重重一放:“反了他们了!一个小小的巡按,也敢在黑石县指手画脚?告诉他们,本县官员都下乡催缴赋税了,没空!让他们等着!”

消息传到督察院官员耳中,其中一位年长者,姓陈名默,曾在御史台任职多年,见惯了官场龌龊。他冷笑一声:“好一个‘没空’,看来这位刘县令是想抗旨了。”

另一位年轻些的官员有些急躁:“陈大人,咱们怎么办?总不能真在这儿等着吧?”

陈默道:“不等。传我的话,让县衙的衙役去各村镇传讯,就说陛下有旨,督察院宣读贪腐惩罚制度,凡不到者,以抗旨论处。若衙役不肯去,咱们就亲自去!”

两人当即带着公文,走出县衙,拦住几个路过的百姓,说明来意。黑石县的百姓早就对刘彪怨声载道,听闻是朝廷来查贪腐的,顿时来了精神,主动领着他们去各村镇传话。

傍晚时分,黑石县的大小官员,除了几个刘彪的心腹托病没来,其余的都被百姓“请”到了县衙前的空地上。

刘彪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却又不敢真的抗旨,只能不情不愿地赶来。

陈默当众宣读了惩罚制度和自首、举报的规矩,声音朗朗,传遍四野。

人群中,不少百姓眼中泛起了泪光,而那些平日里跟着刘彪作威作福的小吏,则面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