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明百万雄师的吃喝用度、遣将调兵、作训提拔,可都是压在郡王殿下的肩膀上。
更别提殿下他还担着锦衣卫的差事,还有咱大明的水师,就连国策制定也要殿下操心。
不瞒诸位,臣在军中,时常看到殿下的大帐深更半夜仍旧燃着烛火,处理各方差事一直到深夜。
你们瞅瞅,殿下的脸都黑了。
这都是操劳过度的缘故呀!”
随着孙大胜越来越入戏,他的表情也越来越激动。
孙维藩眉头一皱,心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些?
哪次路过大侄子的帐篷不是黑灯瞎火的,偶尔还能听到大侄女儿的动静。
他胡子抖动了几下想说些什么,但最终选择了沉默。
军营的这些琐事,除了他与次子团的那群半大小子,满朝的文官以及崇祯皇帝还真不知道。
这时他们看向张世康的眼神,竟然都带着一丝钦佩,尤其是崇祯皇帝,心里多少带着一丝愧疚。
张世康这几年不止一次向他抱怨过,说差事太多,实在太累,当初他只以为这小子是想偷懒。
现在想想,一个人要做这么多事情,就算是他,估计也做不来。
唉,确实有些难为无忌了呀!
可是朕有什么办法呢?倘若满朝文武里,有人有这小子一半的能耐,他也不至于把这么多担子放一个人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然而孙大胜讲的故事,听到张世康心里,就是另一个版本了。
生产队的驴,生产队的驴,大爷的,你才是驴,你全家都是驴!
张世康心里郁闷,但却没吭气儿,听这小子的意思,大概是站在他这边的,便想听听这小子究竟要干嘛。
“是以臣觉得,良才肯定要用,但却不能往死了用,得给驴喘息的机会才是。”
这话说完,包括天子在内,满朝文武都大点起头。
孙大胜见满朝的大臣,包括自己老爹和天子,都在认真听他扯犊子,一时就有些飘飘然,仿佛自己牛逼坏了。
“孙大胜!你说话给我注意点,你才是驴!”
如果不是打不过,张世康真想上去揍这厮。
娘的,原来他是自嘲,现在倒好,满朝文武都把他当驴了,真是岂有此理。
孙大胜脸皮多厚,他没敢接自己大哥的话茬,只是等候天子发话。
“那靖虏侯以为,应当如何处之呢?”崇祯皇帝很合时宜的问道。
到了这时,崇祯皇帝已经料到,这孙大胜是来和稀泥的。
“回陛下,国朝不能失去柱石,而殿下也需劳逸结合。
臣觉得,如今建虏势危,关内承平,不如各退一步。
给武英郡王殿下放个长假,保留其差事。
让殿下好生休息休息,做自己想做之事,养好精神,可再为国朝效力。
如此,不是两难自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