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瑶笑着举杯:“那咱们提前预祝下周的产品发布会成功,也预祝咱们能打跑赵天雄和锐科。”
“干杯。”李渊和她碰杯,红酒的醇香在口腔里散开,他看着眼前的女人,突然想起五年前自己从部队退役那天,她抱着刚满周岁的李阳来接他,说“以后家里的事有我,公司的事咱们一起扛”。这些年,她从未食言,而他也从一个对商业一窍不通的退役军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企业家,这背后,离不开她的支持与陪伴。
深夜,李渊被窗外的动静惊醒,他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看到那辆黑色轿车还停在民宿门口,车里的人似乎在打电话。他掏出手机给陈默发了条信息:“让当地的朋友帮忙盯着那辆车,别让他们靠近民宿,另外,把锐科科技新挖的三个技术专家的资料发我一份,越详细越好。”
陈默的回复很快:“李总放心,已经安排好了,锐科的技术专家资料马上发你,其中有个叫‘周明’的专家,之前在国外的研究所工作时,跟咱们公司的技术总监张工是同门师兄弟。”
李渊眼睛一亮,周明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张工之前提过,说自己有个师兄弟在新能源领域很有造诣,只是一直在国外发展。如果能联系上周明,说不定能从他那里了解到锐科新型储能电池的核心技术参数,甚至有可能把他挖到鼎盛集团来。
他立刻拨通张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张工刚睡下,听到周明的名字,立刻清醒了:“李总,周明是我大师兄,我们之前一直有联系,他这次回国加入锐科,其实是因为锐科承诺给他高额研发资金,不过我听说他对锐科的管理模式不太满意,觉得他们太急功近利,只想快速推出产品抢占市场,不注重技术稳定性。”
“那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下周明?就说我想跟他见一面,聊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不谈挖人的事,只谈技术。”李渊说道,他知道像周明这样的技术人才,最看重的是技术认同感,急着挖人反而会引起反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问题,我今晚就跟他联系,争取明天让你们见面。”张工爽快地答应了。
挂了电话,李渊回头看到苏瑶站在卧室门口,身上穿着睡衣,显然是被他打电话的声音吵醒了。“怎么还没睡?”他走过去把她揽进怀里。
“听到你打电话,担心你又要熬夜。”苏瑶靠在他怀里,“是跟张工聊周明的事吗?”
“嗯,张工说周明对锐科的管理模式不满意,这是个机会。”李渊轻声说,“明天我跟周明见面,先跟他聊技术,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就算挖不过来,能了解到锐科的技术短板也不错。”
“我跟你一起去。”苏瑶抬头看着他,“我之前做过人力资源管理,能从沟通中观察周明的需求,说不定能帮你找到突破口。”
李渊知道苏瑶的观察力很强,便点了点头:“好,明天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李渊和苏瑶按照约定,在海滨小镇的一家咖啡馆见周明。周明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戴着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见到张工身边的李渊和苏瑶,并没有表现出惊讶,只是礼貌地伸出手:“李总,苏总,久仰大名。”
“周先生客气了,我一直听张工说您在新能源领域的造诣很高,今天能见面聊聊,很荣幸。”李渊笑着握手,主动把话题引到技术上,“最近咱们国内的储能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还有提升空间,不知道周先生怎么看?”
提到技术,周明的眼睛立刻亮了,开始侃侃而谈:“李总说得对,现在很多企业只追求能量密度,却忽略了安全性,去年锐科在实验室做储能电池测试时,就出现过两次电池短路的情况,我建议暂停测试,先排查技术问题,但公司管理层为了赶进度,坚持继续推进,这也是我现在比较困扰的地方。”